[发明专利]一种连铸坯低倍质量检验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8419.7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超;杨文中;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045 | 分类号: | G01N33/2045;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坯低倍 质量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是铸坯质量检验技术领域的一种连铸坯低倍质量检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取试样,首先,将所取铸坯样沿铸坯横断面切取一块试样,然后,将切取的试样按铸坯内弧方向切取一块内弧试样;内弧扒皮,将切取的内弧试样的外表面进行洗磨,洗磨深度控制在2‑3mm;酸洗,将洗磨好的试样放入热酸池中进行酸洗;质量评价,根据内弧试样经酸洗后其表面显现出的裂纹缺陷对钢的皮下质量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先对铸坯进行内弧扒皮,然后对扒皮样进行酸洗的方式,可及时发现铸坯皮下组织缺陷情况,为后续连铸生产组织调整、流道质量改进提供依据,确保铸坯质量合格,提高轧制成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坯质量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坯低倍质量检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技术是一项把液体金属经一组特殊的冷却和支撑装置连续地浇铸成一定断面形状的铸坯新工艺,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钢锭-初轧工艺。近二十年来,我国连铸生产和连铸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连铸技术作为钢铁工业水平的标志之一,已经成为钢铁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一大批高水平的现代化炼钢-连铸生产企业顺利建成投产,向市场越来越多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连铸坯检验是保证铸坯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从事铸坯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摸索出横向低倍、纵向低倍、硫印检验等铸坯检验的方法,对铸坯质量监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钢种,尤其是对皮下裂纹敏感性极强的钢种(如310乙字钢),采用横向低倍及纵向低倍方法进行检验,铸坯低倍虽未发现裂纹等质量缺陷,但在轧制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大量的拉裂废品,因此现有检验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检查出皮下裂纹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检验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检查出皮下裂纹缺陷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铸坯皮下组织低倍进行有效检验的连铸坯低倍质量检验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坯低倍质量检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切取试样,首先,将所取铸坯样沿铸坯横断面切取一块试样,然后,将切取的试样按铸坯内弧方向切取一块内弧试样;
S2、内弧扒皮,将切取的内弧试样的外表面进行洗磨,洗磨深度控制在2-3mm;
S3、酸洗,将洗磨好的试样放入热酸池中进行酸洗;
S4、质量评价,根据内弧试样经酸洗后其表面显现出的裂纹缺陷对钢的皮下质量情况进行评价。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S1中,采用锯床对铸坯样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S1中,第一次切取的试样厚度尺寸控制在100-120mm,第二次切取的试样厚度尺寸控制在20-30mm。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S2中,采用洗磨床对内弧试样进行洗磨。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S3中,酸洗液浓度按盐酸与水1:1的比例进行控制,酸洗液温度控制在60-80℃,酸洗时间按10-15分钟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拉裂废品的研究,采用先对铸坯进行内弧扒皮,然后对扒皮样进行酸洗的方式,可及时发现铸坯皮下组织缺陷情况,钢的皮下质量情况对皮下裂纹敏感性强的钢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及时有效地为其后续生产提供质量支撑,为后续连铸生产组织调整、流道质量改进提供依据,确保铸坯质量合格,提高轧制成材率;并且该检验方法操作方便、简单,低倍缺陷肉眼可见,评价直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4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