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结构件窗口口框厚度加工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7279.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王林;王峰林;赵龙;贺元庆;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23/00 | 分类号: | B23Q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彭立琼;李钦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结构件 窗口 厚度 加工 误差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结构件窗口口框厚度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在零件上窗口位置进行预加工,加工至窗口设计尺寸的一半大小;步骤二、测量窗口口框周边对应位置的厚度,计算出厚度差值;步骤三、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厚度差值和窗口纵向高度,计算出零件窗口变形前后的夹角;步骤四、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变形前后的夹角计算出切削深度;步骤五、数控加工中心自动调整刀具的走刀轨迹和切削深度,对窗口口框进行加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加工各个窗口厚度的零件,对不同厚度的窗口,都可以进行加工,保证数控机加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该方法后,数控机加合格品率显著上升,提高了大型结构件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精密数控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结构件窗口口框厚度的数控加工误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在精密机械数控加工领域,经常会遇到大型结构件、薄壁件因变形过大而无法加工或加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如果零件变形过大,可能会造成零件质量不合格报废,增加加工成本。
本发明中提到的大型回转类薄壁零件是由三块弧形壁板拼焊成壳段,又在壳段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上下端框,整个零件有纵焊缝3条、环形焊缝2条,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壁板与壁板之间、圆形壳段与上下端框之间容易因焊接应力集中而产生变形。在此基础上,对大型回转类薄壁零件进行机械加工,要求在距离上端框约170mm处开窗口,且要精确控制窗口周边口框厚度,要求周边口框厚度2mm,公差要控制在0.2mm以内,由于焊接完成后零件局部变形较大,造成零件内外壁不平行,因此机加过程中,窗口周边口框的厚度很难保证,如图1所示。
针对该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控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首先手动测量加工的窗口口框上下对称的位置的厚度,并计算出厚度差值,将厚度差值输入到宏程序中,数控加工中心就可以根据数控宏程序自行调整走刀轨迹,在不同的位置处切削深度也不同,最终保证结构件局部厚度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型结构件窗口口框厚度加工误差补偿方法,首先测量出要加工位置的厚度差值,再把厚度差值输入到数控宏程序中,数控程序就可以自行调整走刀轨迹,调节下刀深度,最终保证加工尺寸符合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结构件窗口口框厚度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在零件上窗口位置进行预加工,加工至窗口设计尺寸的一半大小;
步骤二、测量窗口口框周边对应位置的厚度,计算出厚度差值;
步骤三、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厚度差值和窗口纵向高度,计算出零件窗口变形前后的夹角;
步骤四、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变形前后的夹角计算出切削深度;
步骤五、数控加工中心自动调整刀具的走刀轨迹和切削深度,对窗口口框进行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属于精密数控加工领域,用于航空航天行业某产品大型结构件的数控加工。由于该零件是焊接件,由三块壁板和前后端框拼焊而成,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变形较大,又由于设计要求的尺寸严格,公差范围小,这给数控机加带来极大困难,数控机加屡屡造成产品不合格。本方法利用五轴数控机床的优势,首先通过测量窗口对称位置的厚度差Δδ=δ1-δ2,再根据窗口高度h和厚度差Δδ计算得出变形后窗口和正常窗口的夹角θ=arctan(Δδ/h),根据夹角θ值就可以计算得出窗口各个位置的切削深度Δs,计算各点的切削深度后,刀具自动调整走刀轨迹,进行数控加工。
该方法可以加工各个窗口厚度的零件,对不同厚度的窗口,都可以进行加工,保证数控机加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该方法后,数控机加合格品率显著上升,提高了大型结构件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