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7216.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纯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纯洁 |
主分类号: | B24B9/18 | 分类号: | B24B9/18;B24B7/07;B24B7/28;B24B41/06;B24B49/04;B24B55/06;B24B55/12;G01D5/48;G01N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板 生产 自动检测 硬度 打磨 程度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胶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打磨头,所述放置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且位于挤压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支撑座的表面且位于第二转动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簧。在使用时能自动检测胶合板所承受的压力,进而确定胶合板的硬度,检测其是否合格,能够淘汰出一些空心板的存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合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
背景技术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
在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切割来确定不同的胶合板,在切割过后,胶合板的两侧表面常常会有大量的毛刺,而且在对一些弧边毛刺处理时,一般都较为麻烦,而且也是工作人员自行检测打磨的程度,同时生产出的胶合板并不能在生产过程中来检测其承受压力,若有一些空心板存在,一般直观都较为困难的检测出,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胶合板生产用的自动检测硬度和打磨程度的设备,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打磨头,所述放置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座,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且位于挤压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支撑座的表面且位于第二转动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外表面套接有伸缩簧,所述检测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气管道,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检测杆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缓冲簧,所述缓冲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抽风叶片,所述检测杆的内部开设有输送管道,所述检测杆的一侧且位于输送管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振动鼓层,所述振动鼓层的一侧设置有磁感座,所述磁感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灯柱,所述磁感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振动簧,所述振动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检测杆相适配的孔,检测杆可以在支撑座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支撑座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转动杆等直径的转杆。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座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对胶合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挤压座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转动杆等直径的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的直径小于检测杆的直径,所述通气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避免抽吸出的毛刺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形状和限位槽的形状相适配,限位杆可以卡于限位槽的内部,相邻所述限位槽之间呈等距离设置,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U型杆的宽度小于磁感座的宽度,所述振动鼓层的宽度大于U型杆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纯洁,未经孙纯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