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嵌式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6655.5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宇;张列涛;郑泽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3/12;E02B3/1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李知伦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砌块 挡土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自嵌式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一种自嵌式生态砌块,包括凸起、凹槽、抗剪切孔、种植孔和后缘引导线,砌块中部分别设置抗剪切孔和植物种植孔,在抗剪切孔与种植孔两侧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以上的凸起,下表面对应位置有一条以上的凹槽,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砌块下表面后缘设有后缘引导线,起控制自嵌式生态砌块位置的作用。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嵌式生态砌块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组装后牢固可靠,极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方式。垒砌过程中,后缘引导线锁定上层砌块位置,上层凸起嵌入下层凹槽中,实现块与块之间的机械互锁。抗剪切孔之中填充的级配碎石与微生物载体,可起到水质净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土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嵌式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在开发建设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主要用于防止边坡和堤岸滑动失稳。传统的浆砌石、混凝土等刚性材料的挡土墙对减轻坡面修建初期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方面效果良好、作用显著,但随着岩石风化、混凝土老化及强度降低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效果越来越差。此外,传统刚性材料挡土墙会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现有植被覆盖及自然控蚀能力丧失。随着生态水利概念的提出,生态型挡土墙在河道治理、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水土流失防治、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
目前的挡土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固定,现场制作各种沙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种方式下,建造成本高,时间长,耗费的财物大,且不便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组装后牢固可靠的自嵌式生态砌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生态效果显著、景观效果好、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在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兼具水质净化的功能的自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
本发明提供的自嵌式生态砌块,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嵌式生态砌块,包括凸起、凹槽、抗剪切孔、种植孔和后缘引导线,砌块中部分别设置抗剪切孔和植物种植孔,在抗剪切孔与种植孔两侧的上表面设有一条以上的凸起,下表面对应位置有一条以上的凹槽,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砌块下表面后缘设有后缘引导线,起控制自嵌式生态砌块位置的作用。
优选地,砌块上表面设有两条平行凸起,下表面对应位置为两条平行于凸起的凹槽,上层凸起能够嵌入下层凹槽中,实现块与块之间的机械互锁。
优选地,后缘引导线的宽度d与自嵌式生态砌块厚度h之间存在如下关系:d=h*tan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包括自嵌式生态砌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排水骨料、钢筋混凝土压顶和加筋土,钢筋混凝土基础设置在地基土上,自嵌式生态砌块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钢筋混凝土压顶设置在自嵌式生态砌块的顶部,排水骨料设置在自嵌式生态砌块的一侧,排水骨料位于加筋土与自嵌式生态砌块之间,自嵌式生态砌块是上述的自嵌式生态砌块。
优选地,挡土墙墙体由多层砌块上下错缝砌筑而成,砌块上下层之间采用凹凸咬合的方式互锁,依靠块与块之间嵌固作用、墙身重量和加筋土重量来保持稳定与平衡;其台阶式垒砌的墙体自然形成坡度;根据现场条件,挡土墙可采用多级型式,各级台地之上可做景观美化或打造人行绿道。
优选地,自嵌式生态砌块的材质为树脂混凝土;挡土墙还包括护栏与台地,护栏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压顶上。
优选地,挡土墙还包括土工格栅和土工膜,土工格栅设置在排水骨料和加筋土中,土工膜设置在加筋土中,加筋土分层压实。
优选地,排水骨料由级配碎石组成,碎石大小为5~40mm的中碎石和小碎石组成,碎石含泥量不高于3%。
优选地,抗剪切孔中填充8~15mm级配碎石,在洪水位以下抗剪切孔中填充8~15mm级配碎石与5~10mm的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植物种植孔中填充种植土,栽种本土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6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