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6646.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科;苏畅;马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李知伦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动力 藻类 生物 转盘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调节池、藻类生物转盘和斜板沉淀池,所述格栅调节池、所述藻类生物转盘和所述斜板沉淀池依山区地形从高到低梯级建设,水流依地势重力自流依次进入格栅调节池、藻类生物转盘和斜板沉淀池;所述格栅调节池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藻类生物转盘连接,所述藻类生物转盘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斜板沉淀池连接;
所述藻类生物转盘包括水车和生物转盘,所述水车设置在所述藻类生物转盘的中部,所述生物转盘分布在所述水车的两侧,所述水车与所述生物转盘通过轴承连接,出水管设置在所述水车的上方,水车接受水流的冲击,水车通过轴承带动生物转盘转动;生物转盘内部接种有绿藻,在生物转盘上形成菌藻共生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栅调节池的进水管之后设置有提篮式格栅,去除污水中大的漂浮物和落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包括斜板,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斜板沉淀池中间,划分出配水区、沉降区和清水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生物转盘的出水管连接到所述斜板沉淀池的底部配水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调节池在同一侧池壁的上下不同位置开设两根出水管依次连接到其后的藻类生物转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调节池的两根出水管上分别装设闸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包括纤维绳、辐条、转轴、外框和立体弹性填料,所述辐条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外框连接,构成生物转盘的外框架,所述纤维绳分别与所述外框和辐条连接,所述立体弹性填料串接在所述纤维绳上;所述生物转盘之间的间隙为60-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为辐射状的不锈钢辐条,所述转轴为不锈钢转轴,所述外框为塑料外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车采用塑料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无动力藻类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上方加设白炽灯;所述格栅调节池的进水依据山区原有排水沟进行修复、平整,没有额外单独建设的管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66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