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5400.7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雍二园;汪治燕;钟国能;何立锋;傅丹娜;胡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20;D02G3/04;D02G3/02;D01D5/247;D01D5/34;D01D5/22;D01D5/098;D01F1/08;D01F1/10;D01F8/14;D06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康秀敏;颜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组分 聚合物 超弹超柔凉感 多功能 交织 面料 | ||
1.一种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为双层面料,由表面的棉纱和贴身面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涤纶混纺纱交织而成,所述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涤纶混纺纱为具有凉感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与涤纶纤维经混纺后形成的混纺纱,所述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含有纳米玉石粉;所述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玉石粉和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混合,通过双向螺杆挤出机熔融造粒,制备含玉石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母粒,作为皮层;
2)、将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切片经干燥处理,螺杆熔融后制成芯层;
3)、将所述皮层和所述芯层分别输送入复合纺丝箱体进行加热塑化,计量挤出,再经复合纺丝组件进行复合纺丝、冷却、牵伸、卷绕定型制备含玉石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纱中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混纺重量比为:75-85:2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中纳米玉石粉占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纤维总量的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玉石粉的粒度小于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涤纶混纺纱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自络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料经过以下加工方法制备而成:
1)、编织工艺:选用双面圆纬机将棉纱与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涤纶混纺纱编织成坯布;
2)、染整工艺:包括定型、染色以及后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在编制坯布前经过两次蒸洗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过程:将处理后的坯布面料放入到反应釜中,加入分散剂与染料,进行染色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生物基双组分聚合物超弹超柔凉感多功能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过程:将处理之后的坯布面料放入到反应釜中,在浴比为1:10-12的室温条件下,漂底后的面料中加入染色剂,5min后加入醋酸,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60-70℃,加入分散剂,保温10-15min,再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100-120℃,保温15-20min后,再以1-2℃/min降温速率降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4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