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4634.X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颖;韩世蛟;聂敏;蒋巧兰;杨磊;何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寻道数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0;G06K9/62;G06F16/3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匹配 凭证 一项 经济 业务 借贷 双方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领域,提出了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系统和方法,其中,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方法中,由于记账的特殊手法导致项目相关信息和交易对方信息分散于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如需要对项目负责人和交易对象进行关联,需标记出借贷的对应关系才能达到目的,利用财务记账借贷金额相等的基本原理,对凭证单数据进行排列组合、利用文本相似性技术对相关摘要、项目信息进行打分来判断是否属于同一项经济业务,本发明实用性强,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财务记账领域,具体涉及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快速发展,财务数据量迅速增多,而相应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在传统人工稽核的模式下,稽核人员靠人工方式开展稽核业务,面临数据多效率低、问题复杂、发现之后、关注面窄等问题。为了减轻稽核人员工作压力,在事中发现财务风险问题,我们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技术辅助财务稽核人员发现风险。在引入新技术后,如何在大量的分录数据中找到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成了难题,而匹配一项经济业务的财务记账借贷双方对我们建立风险预警模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利用大数据相关原理进行自动挖掘并匹配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关系。
每个公司中财务部门每天都会处理大量的凭证单,随着现在电子化办公的普及,大量的凭证单录入电脑系统后,财务人员在进行处理和统计的时候经常眼花缭乱,无法在错综复杂的文字数字之间快速的匹配出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以后每次需要用到该凭证单时,都需要人工通过分析凭证单上各项摘要和项目内容进行重新的匹配,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快速处理大量财务记账凭证的方法,能够快速筛选出同一凭证单上的同一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并进行显示,便于后续财务人员能够直观的确认匹配好的借贷双方,节约办公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系统和方法,利用财务记账中基本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则,对借贷双方的金额进行排列组合,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对摘要进行相似性打分,最终找到借贷对应关系,本发明实用性强,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系统,包括有处理终端和显示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财务存储平台获取凭证单数据,处理终端还包括导入单元、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和存储单元,
启动所述导入单元,所述导入单元通过通信单元获取财务存储平台中的凭证单数据,所述处理单元中预存有处理模型,所述凭证单数据作为输入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型中,所述处理模型的输出为标记后的凭证单数据;
所述处理模型,包括有预处理模块、匹配模块、打分模块和筛选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对凭证单数据分解为单个借方节点和单个贷方节点,其中,每个借方节点和贷方节点中均包含有摘要字节和项目字节;
所述匹配模块将所述预处理模块中多个贷方节点金额和多个借方节点中金额进行匹配,将相同金额的借贷双方的节点进行组合;
所述打分模块对组合内的摘要字节和项目字节进行相似性打分;
所述筛选模块根据相似性打分结果,筛选出属于同一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并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另一方面,匹配凭证单中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获取一个原始凭证单的多个分录数据,其中,一个凭证单中所有的借方分录金额总和等于凭证单中所有的贷方分录金额总和,执行S2;
S2:在一个所述原始凭证单上均构建一个借方分录数据组合的集合和一个贷方分录数据组合的集合,其中,分录数据组合包含有单个分录或者多个分录的组合,单个分录中只包含有一个借方数据项或者贷方数据,执行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寻道数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寻道数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4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