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及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3437.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2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薄涵亮;王金海;秦本科;赵陈儒;刘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7/16 | 分类号: | G21C7/16;G21C7/20;G21C19/06;G21C19/12;G2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控制棒 驱动 导向 结构 水压驱动 系统 | ||
1.一种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筒组件和定位筒,所述导向筒组件用于竖直插装于堆芯支撑板内,并且所述导向筒组件的内部沿所述导向筒组件的轴向设有轴腔,所述定位筒同轴套装于所述轴腔内;所述定位筒的内壁设有若干个支撑柱;若干个所述支撑柱分别突出于所述定位筒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围绕所述定位筒的内壁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第一定位台阶,各个所述支撑柱分别构造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之间,并且各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平行于所述定位筒的轴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组件包括依序连接并且同轴设置的第一筒段、第一对接筒、第二对接筒、变径筒、第二筒段和筒端接头,所述筒端接头能插装于所述堆芯支撑板内;所述定位筒套装于所述第一对接筒与所述第二对接筒的对接处内的轴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筒的一端构造有第一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筒的一端构造有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端相对设置并且相互固接,所述定位筒套装于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对接处内的轴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的内壁上构造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内壁上构造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对接端的内壁之间构造第一槽体,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对接端的内壁之间构造第二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端和所述第二对接端上分别相对的构造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之间相互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筒的外壁上构造有向外突出的固定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端接头的两端分别构造有定位端和固定端,所述定位端与所述固定端之间通过倾斜过渡段连接,所述定位端与所述第二筒段连接,所述固定端能插装于所述堆芯支撑板内;
所述定位端内构造有第二定位台阶;
所述倾斜过渡段的内壁上构造有内支撑部。
10.一种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导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3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