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线形超平地面模板支撑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2342.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昂昂;王贺;邢义志;刘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E04G25/02;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线 平地 模板 支撑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曲线形超平地面模板支撑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工期和现场施工长度要求,将超平地面整体施工段分为单元段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先安装超平地面下部机电管线,采用管线两端插钢筋头,露出超平地面混凝土的面层大于100mm;
步骤二、确定超平地面混凝土区域内钢筋保护层厚度,并确定超平地面混凝土内钢筋层间的支撑件和分布形式;其中,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间保护层厚度在50至75mm之间;
步骤三、先进行超平地面底部结构(1)的混凝土(101)施工,然后再进行浇筑超平部分混凝土,最后进行超平部分两侧以及中间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其中,在浇筑超平地面底部结构(1)的混凝土(101)完成后,预埋弧形模板对应的各支撑体的竖向杆件以及超平地面底部结构(1)上专业设备对应的地面预埋件(103);而后安装弧形模板对应内支撑(4)和内上调件(6)、以及侧支撑(5)和侧上调件(7);
步骤四、对完成浇筑并达到后续施工要求后的超平地面底部结构(1)顶部进行放线,采用全站仪利布设的坐标轴网进行放样,并且利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水准点的测引;其中测量模板位置以及浇筑过程中需要测量员换手测量;
步骤五、在超平地面底部结构(1)的顶部进行凿毛清理后,按照超平地面混凝土边界进行模板安装;其中,对于弧形模板设置有两道侧弧形模板(2),两道中间的内弧形模板(3),共计四道模板;其中,内弧形模板(3)间连接有内支撑(4)和内上调件(6),两道侧弧形模板(2)的外侧连接有侧支撑(5)及侧上调件(7);
步骤六、对于检修基坑上部的部分混凝土梁体(8)属于超平地面,该处在梁体(8)模板底部搭设梁支撑架(9)、梁连接件(10)和梁支撑架(9)上部连接梁调件(11);对于墙体(13)中属于超平地面,在墙体(13)侧面搭设墙支撑体(14),墙连件(15)和墙支撑体(14)上部的墙调节件(16);在超平地面上留置后浇带,在后浇带模板(23)外侧连接有后浇带支撑件(20)和后浇带调节件(22),其中后浇带支撑件(20)与后浇带植筋(21)连接;
步骤七、在浇筑模板混凝土前,再次复核模板标高,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雨季施工利用超平地面基层较低优势,将雨水通过水泵排至周围排水沟或集水井;由此完成内超平地面混凝土浇筑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超平地面模板支撑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三中,侧弧形模板(2)和内弧形模板(3)的各支撑体的竖向杆件安装后,进行超平地面内钢筋的安装;其中,超平地面内钢筋中底筋铺设后再进行快易收口网的安装;待快易收口网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超平地面内钢筋中面筋的绑扎安装,此过程中将在钢筋位置的快易收口网剪开,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用扎丝连接固定;待超平地面内钢筋绑扎完毕后再调节弧形模板对应的内上调件(6)和侧上调件(7)的标高,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超平地面模板支撑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安装时,安装模板偏差不大于13 mm;垂直于模板进行测量时,左右模板的标高差不得超过1.8 mm;垂直于模板进行测量时,任何两块毗邻模板的标高差不得超过1.6 mm;任何模板在3000 mm 以上的长度倾斜不超过2 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超平地面模板支撑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六中,后浇带混凝土体(24)拆模后,后浇带混凝土体(24)脚边存在崩边、掉脚破坏,则在下一段超平地面混凝土施工前对上一段后浇带混凝土体(24)接缝进行处理;具体为在距离后浇带混凝土体(24)边缘20-30mm画一道直线,然后用切割机切割30mm,而后再用锤子和铁钎继续凿深70mm形成凿毛区(25);清理干净后,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浸湿并涂刷界面剂,而后在进行后续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23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队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