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私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820.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胥嘉栋;胡明荣;傅群慧;朱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私 数据 加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隐私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隐私数据加密方法通过对获取的待存储信息进行识别,以得到第一隐私数据;基于第一隐私数据获取其相应的标志数据;通过对第一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第二隐私数据,并存储第二隐私数据以及与第一隐私数据对应的标志数据,从而实现在对第一隐私数据加密的同时保存了可以体现其价值的数据,避免因数据加密致使价值信息无法体现的情况,在本发明中支持对第二隐私数据进行解密以回复第一隐私数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标志数据和第二隐私数据可存储于区块链节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隐私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在互联网公司日常生产活动中会收集到很多隐私信息,比如员工、客户个人信息等,随着近几年大众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因各种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事件都会给受害企业造成负面报道及重大法律责任,所以对这些隐私数据加以保护是各互联网公司的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操作。
对于获取来自于不同业务系统的隐私数据的系统而言,每天会接触到来自于不同业务系统大量的隐私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明文,有些是密文,但不同业务系统会有不同的加密方式和秘钥,并不统一。目前对于明文数据的加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数据脱敏(Data Masking),又称数据漂白、数据去隐私化或数据变形,所述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隐私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对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例如:手机号:13800138000,脱敏后:138****8000;身份证号码:310101194910011234,脱敏后:310101********1234。数据脱敏虽然可以隐藏原有隐私信息全貌,并保留部分原始信息,以便于进行一些简单识别判断,但是存在如下问题:数据的原始价值被破坏,如:身份证号码里有表示归属省市、年龄、性别的信息,经脱敏为“310101********1234”后年龄信息已经丢失;脱敏后数据不可恢复,如:无法将“138****8000”恢复为“13800138000”。
另一种是数据加密,所谓的数据加密是指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信息隐蔽,从而起到保护信息的安全的作用,常用加密方法有:信息摘要算法(MD5)、AES128、AES192等。例如:手机号:13800138000,采用MD5加密:7945bd83237335e5376ff44d62e4f0ae;身份证号码:310101194910011234,采用AES128加密:ml50BKR1gpMIUjbLxa80rpQXT2bqMWgEN50PJas17eA=。虽然数据加密完全达到了隐藏原有隐私信息的目标,但是存在密文数据的原始价值被破坏的问题,如:身份证号码里表示归属省市、年龄、性别的信息,经加密后完全丢失,手机号中表示通信运营商的信息丢失。
综上所述,现有的明文数据的加密方式存在:数据的原始价值被破坏及数据不可恢复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加密方法存在数据的原始价值被破坏及数据不可恢复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保留数据的价值且可进行数据恢复的隐私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隐私数据加密方法,包括:
获取待存储信息;
识别所述待存储信息中的第一类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类数据得到与所述第一类数据对应的第一隐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隐私数据的数据结构,获取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对应的标志数据;
加密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得到第二隐私数据;
存储与所述第一隐私数据对应的所述标志数据和所述第二隐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