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便杀菌除味主机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246.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龙;苏晓鹏;金军;刘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沃豪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9/00 | 分类号: | E03D9/00;E03D9/03;E03D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1330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便杀菌除味主机盒,包括壳体、风机、臭氧发生器、三通连接管;风机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且壳体的侧壁设有与风机的进风端相对的进风口,以及壳体的侧壁设有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的出风口;出风口连通至水箱中的液面以下;三通连接管的第一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三通连接管的第二接口与水箱的溢流管连通,以及三通连接管的第三接口位于水箱中的液面以下;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片;臭氧发生片位于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内部,用于将产生的臭氧与从溢流管进入的臭气进行混合杀菌除味,并经过壳体的内腔后将残留臭氧排入水箱中对水进行杀菌。本发明减小了整体体积,缩小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间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杀菌除味主机盒。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11134644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坐便器和蹲便器除味装置的过滤杀菌结构,其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滤芯;所述机壳内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交换腔、过滤前腔、第一安装腔、过滤后腔和出风交换腔;所述进风交换腔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交换腔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安装于进风交换腔内,使气体从进风口吸入进风交换腔并排向过滤前腔;所述第二风机安装于出风交换腔内,用于将过滤后腔的气体吸入出风交换腔并从出风口排出;所述滤芯安装于第一安装腔中,用于对流经过滤前腔和过滤后腔的气体进行除臭杀菌。
上述用于坐便器和蹲便器除味装置的过滤杀菌结构虽然可以起到过滤如厕时产生的臭气,同时对空气和水箱中的水进行双重细菌消毒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以下不足之处:双腔循环管的设置,需要较多的安装空间,如果卫生间的原本空间不够富裕,则会进一步使卫生间的空间紧张。另外,零部件较多,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造成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在如今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大环境下,无法体现出价格优势,缺乏竞争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减小整体体积,缩小对空间的占用,同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坐便杀菌除味主机盒,包括壳体、风机、臭氧发生器、三通连接管;
所述风机安装于壳体的内腔中,且壳体的侧壁设有与风机的进风端相对的进风口,以及壳体的侧壁设有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至水箱中的液面以下;
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一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三通连接管的第二接口与水箱的溢流管连通,以及三通连接管的第三接口位于水箱中的液面以下;
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片;所述臭氧发生片位于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内部,用于将产生的臭氧与从溢流管进入的臭气进行混合杀菌除味,并经过壳体的内腔后将残留臭氧排入水箱中对水进行杀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除臭杀菌原理:如厕时启动风机和臭氧发生器,在风机的吸力作用下,产生的臭气依次经过溢流管、三通连接管和壳体,最后从出风口排入水箱。而三通连接管产生的臭氧与臭气进行混合,对臭气进行除味杀菌,最后剩余的臭氧排入水箱中,再对水箱中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起到了双重杀菌的作用。本设备的整体结构紧凑,占用卫生间的的空间非常小,安装十分方便。另外,本设备零部件少,生产制造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均竖直向下。
优选地,所述三通连接管设有用于将第三接口延伸至水箱中的液面以下的加长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进风口沿着水平方向对接,所述出风口竖直向下。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通过延长管延伸至水箱的液面以下。
三通连接管的三个接口的设计最大程度的简化了管道的连接结构,减少了管路的总长度,由第一接口与壳体的进风口直接连接,而壳体的出风口直接朝下通入水箱中,又进一步缩短总管路的长度。总管路缩短后,大幅度提升了吸入臭气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臭气处理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沃豪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沃豪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