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4886.4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宇;吴波;寇耀文;简思敏;吕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隆翔鹰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型钢 部分 预制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H型钢柱(1)、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若干水平拉杆(3)和灌浆料(4),
所述既有H型钢柱(1)包括腹板(10)和两相对固定设置在腹板两侧的翼缘(11),所述腹板(10)的两个表面和两所述翼缘(11)围成两个半封闭空腔(12),
若干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沿所述既有H型钢柱(1)的长度方向逐个叠放在两个所述半封闭空腔(12)内,
若干所述水平拉杆(3)沿所述既有H型钢柱(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水平拉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翼缘(11)固定连接,且若干所述水平拉杆(3)均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的外侧,
所述灌浆料(4)填充所述既有H型钢柱(1)和若干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之间的空隙以形成部分预制加固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吊装件,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为吊装弯钩(7),所述支撑件为支撑短钢筋(8),且所述吊装弯钩(7)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短钢筋(8)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可由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块体混凝土中的任一种浇筑而成,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低于30 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的截面尺寸不大于每个所述半封闭空腔(12)的截面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水平拉杆(3)沿既有H型钢柱(1)的纵向等间距设置,该间距不大于所述既有H型钢柱(1)截面高度的0.5倍。
7.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浇筑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浇筑前预埋好吊装弯钩(7)和支撑短钢筋(8);
2)将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运输至施工现场,并浇水湿润,采用起重设备通过吊装弯钩(7)将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依次吊入既有H型钢柱(1)的翼缘与腹板围成的两个半封闭空腔(12)内;
3)将水平拉杆(3)沿既有H型钢柱(1)的纵向等间距焊接在两端的翼缘上,该步骤与预制混凝土节段(2)的吊装交错进行,
4)采用模板(5)封闭两个半封闭空腔(12),随后通过模板(5)底部预留的灌浆孔(9),将灌浆料(4)自下向上高压灌入既有H型钢柱(1)与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之间的空隙中,待灌浆料(4)凝固后,拆除模板(5),形成部分预制加固柱(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节段(2)由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块体混凝土中的任一种浇筑而成,当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浇筑时,应提前将再生块体浇水湿润,浇筑时向模板(5)内一次性投放再生块体,然后再倒入新混凝土,同时进行充分振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若干预制混凝土节段(2)吊入两个半封闭空腔(12)内时,应保证每个半封闭空腔(12)内相邻的预制混凝土节段(2)竖向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既有H型钢柱的部分预制加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4)为化学灌浆材料或水泥基灌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48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