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3214.1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忠;孙敢;林元益;王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4 | 分类号: | C08L33/04;C08L51/04;C08L27/18;C08K13/06;C08K7/02;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6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速 耐干磨 氟橡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橡胶密封件技术领域的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改性氟橡胶生胶,改性晶须,石墨,纤维,PTFE微粉,石墨烯,吸酸剂,脱模剂,共混:将改性氟橡胶生胶,改性晶须,石墨,纤维,PTFE微粉,石墨烯,吸酸剂和脱模剂按份额投入到密炼机内进行密炼,制得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成型:将密炼得到的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成型,本发明通过对氟橡胶生胶进行改性,提高其耐高低温性,并且在其中加入改性晶须、石墨、纤维、PTFE微粉和石墨烯,提高其表面的光洁度,减小摩擦系数,提高其回弹性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密封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一般为防漏使用,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油封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静密封和动密封(一般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叫油封。
在新能源电机油封行业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橡胶材料为FKM,FKM根据氟含量不同,分为二元氟橡胶和三元氟橡胶,但随着电动汽车行业正向着高速化、绿色化、更广区域化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在许多应用中要求FKM能够在更高的温度和转速下使用,而且还要保证密封的前提下更小的摩擦扭拒和更低的温升,而普通的二元FKM和三元FKM在高温高速旋转条件下,其物理性能下降很多,失去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的二元FKM和三元FKM在高温高速旋转条件下,其物理性能下降很多,失去使用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该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
改性氟橡胶生胶:100份,改性晶须:0-40份,石墨:0-10份,纤维:0-20份,PTFE微粉:0-10份,石墨烯:0-5份,吸酸剂:0-15份,脱模剂:0-3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氟橡胶生胶是由氟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剂和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共混而成。
优选的,所述氟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剂是由氟橡胶生胶、马来酸酐、引发剂、硫化剂和促进剂密炼而成。
优选的,所述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是由丙烯酸酯单体、含活性基团的丙烯酸酯和复合乳化剂共混而成。
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油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共混:将改性氟橡胶生胶,改性晶须,石墨,纤维,PTFE微粉,石墨烯,吸酸剂和脱模剂按份额投入到密炼机内进行密炼,制得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
S2:成型:将密炼得到的超高速耐干磨的氟橡胶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成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密炼时间为8-15分钟,密炼温度为70-11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氟橡胶生胶进行改性,提高其耐高低温性,并且在其中加入改性晶须、石墨、纤维、PTFE微粉和石墨烯,提高其表面的光洁度,减小摩擦系数,提高其回弹性和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