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1704.8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钧;牛文珂;孙远;马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C09K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14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降解 土壤 污染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S1:对含待降解污染物的目标土壤进行取样,对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进行检测;S2:根据检测到的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配置氧化药剂和催化药剂Mn2+溶液;S3:将氧化药剂和催化药剂Mn2+溶液施加于待降解污染物的目标土壤中,进行土壤降解修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Mn2+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在更宽pH范围,利用Mn2+基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二氧化氯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率,也打破了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多环芳烃仅在酸性条件下效果好的局限性,使得反应体系在中性环境下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污染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是一种具有“三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排放的多环芳烃在干湿沉降的作用下富集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而且,多环芳烃多为非极性化合物,稳定性高,熔点高,而且蒸气压和水溶性低,很难被降解。人和动物长期暴露在含有多环芳烃的环境中,生命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
目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及生物修复技术。其中,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污染土中有机物去除或分离,如蒸汽抽提、超临界萃取、热脱附等,物理修复技术成本较高,且污染物并没有真正的被消除;化学修复技术是指利用一些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和催化等性能将土壤中污染物质转化或降解为低毒或无毒物质,此类修复技术无论是在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污染修复方面都已有广泛的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又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及其根部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降解,包括吸收和代谢、挥发和吸附、根际分泌物降解等,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经过培养驯化的土著微生物或者引入具有特定降解效果的外源性微生物将土壤中有毒物质降解成低毒或者无毒物质,此类修复技术成本低,但受土壤土质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有时降解产物的毒性比原污染物毒性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以Mn2+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在更宽pH范围,利用Mn2+基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二氧化氯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效率,也打破了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多环芳烃仅在酸性条件下效果好的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降解土壤中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含待降解污染物的目标土壤进行取样,对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进行检测;
S2:根据检测到的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配置氧化药剂和催化药剂Mn2+溶液;
S3:将氧化药剂和催化药剂Mn2+溶液施加于待降解污染物的目标土壤中,进行土壤降解修复。
进一步地,S1中进行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进行检测中,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污染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检测。
进一步地,S1中进行土壤有机污染物总量进行检测中,将土壤样品研磨至粒径≤0.25mm后进行萃取。
进一步地,S1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含待降解污染物的目标土壤为含多环芳烃的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回转体撑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电动汽车车载终端进行参数操作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