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及其预润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9451.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2 | 分类号: | F16B35/02;F16B39/04;F16B3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房鑫磊 |
地址: | 214518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机械工程 紧固 螺栓 及其 润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包括螺帽和螺纹杆,在螺帽和螺纹杆之间形成有润滑杆,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滑动卡接在第一螺纹杆的平面上,在第二螺纹杆上设置一个定位孔,螺帽上设置有六个进油孔,润滑杆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与进油孔对应的六个出油槽,在螺母外圆周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螺钉孔,螺钉孔沿螺母径向延伸并贯穿螺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的螺纹杆上后,其中一个螺钉孔与第二螺纹杆上的定位孔对应,在对应的螺钉孔和定位孔中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比较于传统的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更有紧固性,减少脱落的可能,便于润滑螺纹杆与被固定件、螺母的连接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及其预润滑方法,属于螺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栓是机械零件的一种,是一种由螺帽与螺纹杆组成的固定件,常用于机械、建筑等领域,需要与螺母连接配合,用于固定两个带通孔的零部件,目前市场上的螺栓大多结构单一,功能单一,多为实心结构,在潮湿恶劣的环境中耐用性不高,与被固定件进行连接固定时常会出现因震动而松动的情况,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急需一种耐用性高、固定性强、与螺母配合使用时螺母不易脱落的螺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及其预润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包括螺帽和螺纹杆,在螺帽和螺纹杆之间形成有润滑杆,所述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平面上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左端通过润滑杆与螺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滑动卡接在第一螺纹杆的平面上,使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通过滑槽滑动拼接成一个整体的螺纹杆;在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置一个定位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形成插销结构,所述润滑杆朝向第二螺纹杆的端面上形成有与插销结构配合的方形凹槽;所述螺帽是正六边形结构,螺帽上设置有六个进油孔,六个进油孔呈周向均匀布置,且六个进油孔沿螺栓的轴向延伸,所述润滑杆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与进油孔对应的六个出油槽,六个出油槽也沿螺栓的轴向延伸;所述螺母是正六边形结构,在螺母外圆周的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螺钉孔,螺钉孔沿螺母径向延伸并贯穿螺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的螺纹杆上后,其中一个螺钉孔与第二螺纹杆上的定位孔对应,在对应的螺钉孔和定位孔中螺纹连接有定位螺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螺钉孔是沉头式螺钉孔;把螺钉孔设置为沉头式是为了避免螺钉的突起干涉,保证安装平面的平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孔靠近第二螺纹杆的左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插销结构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或矩形,所述方形凹槽的横截面形状是与插销结构对应配合的圆形或矩形;当紧固被固定件时,如果第二螺纹杆太靠近螺帽一侧,可以将所述插销结构插入方形凹槽,增加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之间的固定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插销结构与方形凹槽的单边间隙是1mm。
一种适用于机械工程的紧固型螺栓的预润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螺栓将被固定件固定好,使用橡胶滴管吸取一定量的防锈油,通过橡胶滴管细长的滴嘴将防锈油依次滴入螺帽的六个进油孔内;
步骤二:与进油孔对应的六个出油槽对防锈油进行导流和存储,防锈油顺着螺栓的螺纹杆渗透进入螺纹杆与被固定件之间、螺纹杆与螺母之间的连接间隙内;
步骤三:在拆卸被固定件时,再次利用橡胶滴管吸取润滑油滴入螺帽的六个进油孔内,与进油孔对应的六个出油槽对润滑油进行导流和存储,润滑油顺着螺栓的螺纹杆渗透进入螺纹杆与被固定件之间、螺纹杆与螺母之间的连接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