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9313.2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腾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63;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朱志达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化装置。该软化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于电缆,支撑机构具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沿电缆的周向设置;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循环风道,循环风道内具有热气流。该软化装置能够在电缆的外侧形成环绕电缆设置的循环风道,并通过加热机构向位于循环风道内的冷气流传递热量,以使得循环风道内的冷气流转化为热气流,通过热气流在循环风道内的流动加热保护层。在整个加热过程中,无需加热机构直接加热电缆,从而降低电缆被燃烧的风险。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也无需操作人员全程操作,进而降低烫伤操作人员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陆地电缆以及110KV的电缆上均会涂覆防腐保护层,一般的,选择在电缆铝外层涂覆沥青层进行防腐,在涂覆塑料护套。但是当电缆作为电缆附件时,则需要将电缆外层的防腐保护层去除。但是由于该保护层较厚,且电缆与沥青层粘接牢固,剥除操作就会比较困难。传统技术中,大多采用煤气枪加热保护层,以使得沥青层和塑料护套软化进而切除清理。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万一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保护层燃烧起火,甚至烫伤操作人员。更何况大多数剥除操作均在变电站场施工,危险系数更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剥除电缆保护套时风险系数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化装置。
一种软化装置,包括:
加热机构;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电缆,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沿电缆的周向设置;所述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所述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内具有热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风筒和引风件;
所述风筒能够套设于电缆的外侧,所述循环风道设置于所述风筒内,所述引风件和所述加热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循环风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旋转架;
所述风筒罩设于所述旋转架的外侧,所述旋转架背离所述风筒的一侧设置有滚动面,所述滚动面用于与电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风筒与所述旋转架同步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架包括架体和多个调节柱;
多个所述调节柱绕所述架体的轴线间隔布置,每个所述调节柱朝向电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滚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柱包括调节杆体、调节块和安装帽;
所述调节杆体穿过所述风筒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帽连接,所述滚珠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帽;所述调节杆体远离所述风筒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螺纹旋接;
转动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杆体能够相对所述风筒沿所述风筒的径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筒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卷绕于所述旋转架,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有缺口,且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扣设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相对且间隔布置于所述旋转架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筒内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于所述引风件的出风端;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引风件的出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风件包括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和多个风叶;
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相对且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转动连接于所述风筒,多个所述风叶绕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的轴线间隔排布,且每个所述风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盘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嵌口,且多个所述第一插嵌口绕所述第一轮盘的轴线间隔排布,每个所述第一插嵌口均对应插接有所述风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汛期水面绳索救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现场生产的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