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混凝土筒节的施工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6735.4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瑞权;莫艾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10 | 分类号: | F03D13/1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郑明辉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施工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筒节的施工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筒节顶部预留相互垂直的一对第一定位长孔(11)和一对第二定位长孔(12);2、筒节底部预埋一对第一套筒和一对第二套筒;3、中部筒节(200)底部通过第一套筒装第一定位筋(21),中部筒节吊装在下部筒节(100)上时,第一定位筋插入下部筒节的第一定位长孔;4、上部筒节(300)底部通过第二套筒内装第二定位筋(22),使上部筒节吊装在中部筒节上时,第二定位筋插入中部筒节的第二定位长孔。本发明能快速对中上下筒节,避免吊装偏心误差、筒节预制尺寸误差、预留定位孔位误差等问题,提高筒节定位精度和效率,定位筋能抵抗筒节水平荷载,提高筒节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风电机组塔筒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筒节的施工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在我国风资源较好的“三北”区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三北”区域开发日趋饱和,风力发电正向内陆区域发展。由于内陆区域风速较低,同时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日益增大,使得风轮的直径越来越大,塔筒的高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陆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高度已经达到120-160m,为了降低生产、运输和施工难度,混凝土塔筒一般采用分节、分片预制的方式,即沿着塔筒高度方向划分为若干筒节,沿着筒节环向划分为若干筒片,在工厂预制好后运输至现场,在专用的拼装平台上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整节吊装,再对整个混凝土塔筒部分进行施加预应力,使其形成一个整体。
在筒节的吊装过程中,筒节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现大多数采用平面对接的方法,即上部筒节的底面和下部筒节的顶面均为平面,既无凸台,也无需预留插筋,这种做法模具简单,制作方便。由于预制混凝土本身的精度情况,很难做到绝对的平整,故在吊装现场一般需在下部筒节吊装完成后用1-3mm厚的垫片进行找平,再涂上坐浆料,然后再吊装上部筒节,这样可确保上下筒节的全截面接触,进而保证受力性能。该吊装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坐浆料的强度未达到设计之前,上部筒节受到风等荷载的水平力时,只能由筒节自重产生的摩擦力来抵抗荷载水平力,容易影响筒节的吊装精度,尤其是在钢筒节和混凝土筒节的吊装时,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钢混筒节之间容易产生水平滑移的情况。同时,在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多次反复的调整上部筒节的位置来保证上下筒节的对中,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筒节的施工定位方法,能快速对中上下筒节,提高筒节的定位精度和效率,同时定位筋能作为抗剪结构以抵抗筒节的水平荷载,提高筒节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混凝土筒节的施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筒节的顶部预留一对第一定位长孔和一对第二定位长孔,且第一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垂直;
步骤2:在筒节的底部沿筒节环向预埋一对第一套筒和一对第二套筒;
步骤3:在中部筒节底部的一对第一套筒内活动安装第一定位筋,使中部筒节吊装在下部筒节上时,两根第一定位筋能分别对应插入在下部筒节的一对第一定位长孔内,中部筒节与下部筒节之间能沿第一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步骤4:在上部筒节底部的一对第二套筒内活动安装第二定位筋,使上部筒节吊装在中部筒节上时,两根第二定位筋能分别对应插入在中部筒节的一对第二定位长孔内,上部筒节与中部筒节之间能沿第二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的一对第一定位长孔和一对第二定位长孔的中心分别沿筒节的环向均匀布置,且一对第一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一对第二定位长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所述的第一定位长孔和第二定位长孔的长度均为100mm,宽均为42mm,深度均为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