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及一种除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5945.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学;金甜甜;荆广财;佘凯;朱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F24F1/0083;F24F11/61;F24F11/64;F24F11/65;F24F11/84;F24F13/22;F24F13/30;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除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的压缩机、四通阀、蒸发器、膨胀阀、电磁阀、冷凝器以及控制空调运行的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包括可分别控制开启状态的主电磁阀和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过冷电磁阀,所述过冷电磁阀的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回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的进口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实时接收的温、湿度数据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各所述过冷电磁阀及主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实现单独制冷、制冷加过冷除湿的操作,并通过控制过冷电磁阀开启数量进行除湿量的调整。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该空调的除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和除湿方法,通过控制流经过冷回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实现除湿效果和除湿量的调节,实现制冷和过冷除湿的双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及该空调的除湿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地铁、轻轨等轨道车辆具有较大的运载量,早晚高峰期,车厢内乘客密度可达到6-9人/㎡,为了保证车内乘客的供氧量,轨道车辆内一般有1/3的通风量为新风,同时人体散热中有一半以上为潜热负荷,导致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在制冷季时,用于除湿的潜热负荷占到空调制冷总热负荷的一半以上,但实际上,当前轨道车辆一般未设置独立除湿功能,除湿仅做为制冷时的附属功能,除湿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当外部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造成车内相对湿度可达70%左右,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时甚至会达到80%以上。较大的相对湿度会对乘客产生憋闷感,同时会造成车内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因此在制冷季降低车内相对湿度迫在眉睫。
同样的,普通家用空调或是写字楼等场所使用的商用空调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现有的产品及除湿方法无法满足有效除湿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首先提供了一种可根据相对湿度及环境温度进行有效除湿的空调,并进一步提供一种除湿方法,通过控制流经过冷回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实现过冷除湿效果和除湿量的调节,实现制冷和除湿的双重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空调,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的压缩机、四通阀、蒸发器、膨胀阀、电磁阀、冷凝器以及控制空调运行的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包括可分别控制开启状态的主电磁阀和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过冷电磁阀,所述过冷电磁阀的出口与过冷回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回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的进口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实时接收的温、湿度数据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各所述过冷电磁阀及主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实现单独制冷、制冷加过冷除湿的操作,并通过控制过冷电磁阀开启数量进行除湿量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过冷电磁阀通过过冷连接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主电磁阀通过主连接管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过冷连接管的管径小于所述主连接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各所述过冷电磁阀的口径小于所述主电磁阀。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除湿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除湿方法,采用如前文所述的一种空调,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经四通阀进入冷凝器换热,控制器根据实时接收的温、湿度数据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选择相应的控制程序,控制主电磁阀、过冷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及过冷电磁阀的开启数量,制冷剂经主电磁阀或过冷电磁阀及与其连接的过冷回热器后,再经膨胀阀、蒸发器实现制冷,最后回流到压缩机,完成制冷或制冷加过冷除湿过程,控制器控制过冷电磁阀的开启数量,控制过冷除湿量。
进一步的,当环境温度处于t1≤Tim≤t2范围内,且相对湿度RHa*Tim+b时,过冷电磁阀开启数量为1个,其中Tim为环境实时温度,t1和t2为控制器预设的温度限值,RH为环境相对湿度,a、b为公式系数,经验值,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5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