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视网膜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5662.7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恒毅;张以撒;冯阳;赵宇宸;孙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13 | 分类号: | H04N5/213;H04N5/341;H04N5/907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朱红玲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视网膜 图像传感器 像素 结构 | ||
1.一种类视网膜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结构,包括自适应光感知单元、采样比较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自适应光感知单元用于完成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输出电压信号;采样比较单元用于完成采样和比较功能以确定信号极性,当光强变弱时产生OFF信号,光强变强时发出ON信号;信号处理单元对采样比较单元输出的极性信号进行存储,并按指令进行信号处理完成降噪;其特征是:
所述自适应光感知单元由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和光电二极管PD组成;
所述光电二极管PD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晶体管M3的栅极和漏极连接,晶体管M1的漏极与晶体管M2的源极和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M1的源极、晶体管M2的栅极和漏极均与电源VDD连接;
所述采样比较单元由传输管TG、电阻R、四个开关晶体管、两个积分电容和两个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组成;
所述传输管TG的一端与自适应光感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M4的漏极和开关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开关晶体管M4的漏极与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M8的一端、开关晶体管M6的栅极以及开关晶体管M7的栅极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M4的源极与积分电容C1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M5的源极与积分电容C2连接;所述积分电容C1和积分电容C2接地;
所述开关晶体管M5的漏极与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M8的另一端、开关晶体管M6的源极以及开关晶体管M7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M6的源极与开关晶体管M7的源极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M6的漏极与电阻R以及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与电源VDD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M7的漏极接地;所述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M8的另一端与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M9的一端连接,所述全帧信号控制晶体管M9的另一端与外部输出端连接;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所述采样比较单元均按以下步骤循环操作,具体过程为:
步骤一、打开传输管TG进行采样;
步骤二、打开开关晶体管M4,积分电容C1进行信号采集;
步骤三、关闭开关晶体管M4,打开开关晶体管M5,采用积分电容C2进行信号采集;
步骤四、关闭传输管TG,同时打开开关晶体管M4和晶体管M5进行信号比较;
若V1V2,则开关晶体管M6和开关晶体管M7导通,采样比较单元的输出为低电平即OFF信号;所述V1和V2分别为积分电容C1和C2的积分电压;
若V1V2,则开关晶体管M6和开关晶体管M7截至,采样比较单元的输出为高电平即ON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存储一个扫描周期内发生的ON事件或OFF事件,并根据需要进行输出;具体有两种工作模式:
(1)将产生事件全部输出,不做任何处理;
(2)对事件进行预处理;根据ON事件或OFF事件的比率实现像素级的降噪,并且实现抗闪烁功能、单一事件输出或者全部事件输出;
所述抗闪烁功能由ON事件或OFF事件占比确定,如果ON事件中OFF事件占比为50%时,则判断其为闪烁噪声,不予输出;
根据ON事件或OFF事件占比大小,选择输出一个占比最大的单一事件输出;
当要获得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时,则选择存储的全部事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56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误差校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冬青稞复种箭舌豌豆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