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前端信号放大的脑电电极帽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4008.4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侍聪聪;汤学华;周志勇;张科;邓耀超;熊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A61B5/0476;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前端 信号 放大 电极 | ||
本发明涉及生物电信号检测、传输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前端信号放大的脑电电极帽,包括检测时戴在人体头部上的帽体,以及穿过并连接在帽体上的若干个干电极,干电极的信号采集端处于帽体内腔并在检测时接触头皮,干电极的信号输出端处于帽体之外并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检测设备信号连接,干电极上结合安装有信号放大电路,干电极的信号采集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与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很好地避免了由于电极导联线过长而导致的信号干扰以及误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电信号检测、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前端信号放大的脑电电极帽。
背景技术
现在脑电测量已经在医学诊断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通过脑电信号可以获得生理、病理信息。脑电测量通过在头部放置电极,再将采集到的生物电经由一系列脑电设备处理,得到可观察检测的信号波形。脑电电极帽作为一种可穿戴设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脑电电极帽主要由帽体和帽体上安装的电极以及电极导联线组成。
由于脑电信号幅值平均只有50μV左右,随机性强,不稳定,易受眼电、心电、肌电等人体生理电信号的影响。而采集脑电信号的电极片通过导联线与信号放大器连接,较长的导联线会由于阻抗和一些外部干扰产生误差,此时的放大器会放大产生的误差而对脑电信号采集结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前端信号放大的脑电电极帽,很好地避免了由于电极导联线过长而导致的信号干扰以及误差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前端信号放大的脑电电极帽,包括检测时戴在人体头部上的帽体,以及穿过并连接在帽体上的若干个干电极,所述干电极的信号采集端处于帽体内腔并在检测时接触头皮,所述干电极的信号输出端处于帽体之外并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检测设备信号连接,所述干电极上结合安装有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干电极的信号采集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与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包括一对端部固定座,以及数个弧形结构的弧形安装座,一对端部固定座分处两侧位置,所述弧形安装座向外拱起,每个弧形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端部固定座上,所有弧形安装座环绕两端部固定座的水平虚拟连线等角度布置,以形成适配人体头部的、大致为半圆壳的壳体结构;每个弧形安装座上穿接有数个干电极。
进一步地,每个弧形安装座的所有干电极以弧形安装座的中心轴线为准沿其弧长方向均布。
进一步地,每个弧形安装座的所有干电极轴线均垂直于其切线。
进一步地,其中两弧形安装座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布置并在穿戴时处于人体头部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安装座的两端部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薄片结构并分别插装两个端部固定座,所述弧形安装座的主体厚度大于其两端部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干电极与信号放大电路直接相连,能够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直接经由信号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输出放大,同时也提高了脑电信号抗干扰的能力,很好地避免了由于电极导联线过长而导致的信号干扰以及误差的情况;
2、由于采用了干电极作为脑电信号的采集器件,干电极通过接触头皮获取脑电信号,相比于其他电极,干电极不需要配合导电膏使用,并可直接在干电极上设置信号放大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大电路的设置示意图。
图中,1干电极,2弧形安装座,3端部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上海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机学院;上海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4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