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酸与二硫苏糖醇协同浸泡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2801.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艾;史建国;马耀宏;张晋恒;蔡雷;郑岚;公维丽;王丙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二硫苏糖醇 协同 浸泡 提取 玉米 淀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酸与二硫苏糖醇协同浸泡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玉米粒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乳酸溶液浸泡12‑16小时,得浸泡玉米粒;(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玉米粒粗破碎成6‑8瓣,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水搅拌,调pH 9.0‑10.0后加入二硫苏糖醇,浸泡10‑12小时后进行细粉碎,依次过50、250目筛后,滤液静置过夜、离心分离、干燥得玉米淀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玉米浸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酸与二硫苏糖醇协同浸泡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加工过程中,浸泡工艺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浸泡效果的好坏、浸泡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淀粉成品和其他副产品的收率、质量和成本直接相关。传统玉米浸泡工艺采用亚硫酸溶液进行浸泡,亚硫酸与乳酸共同作用,打破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网,使包裹在其中的淀粉颗粒释放出来。该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污染环境等缺点,同时亚硫酸对设备和管道有强烈腐蚀作用,因此急需对传统浸泡工艺技术进行革新。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与二硫苏糖醇协同浸泡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与二硫苏糖醇协同浸泡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粒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乳酸溶液浸泡12-16小时,得浸泡玉米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玉米粒粗破碎成6-8瓣,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水搅拌,调pH 9.0-10.0后加入二硫苏糖醇,浸泡10-12小时后进行细粉碎,依次过50、250目筛后,滤液静置过夜、离心分离、干燥得玉米淀粉。
步骤(1)中玉米粒与乳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1.5-2.0,乳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5%,浸泡温度优选50±2℃;
步骤(2)中水的用量以能充分浸泡玉米瓣为宜,优选为步骤(1)中玉米粒质量的4-6倍,二硫苏糖醇的用量为步骤(1)中玉米粒质量的0.3-0.5%;调pH优选使用甲硫醇钠、乙硫醇钠;浸泡温度优选20-25℃。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二硫苏糖醇在湿法浸泡提取玉米淀粉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利用二硫苏糖醇与乳酸协同浸泡玉米,有助于破坏或削弱蛋白质与淀粉颗粒之间的结合力,使淀粉游离出来获得品质高、产量多的玉米淀粉;(2)在二硫苏糖醇浸泡过程中,不需50℃,只需室温下(20-25℃)浸泡即可达到提取玉米淀粉的效果;(3)在二硫苏糖醇浸泡前,使用甲硫醇钠、乙硫醇钠条件pH能显著提高淀粉得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下面提供的实施例对其做了更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供更好的理解发明而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或实施原则,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玉米粒:含水量12.4%,由菱花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山东)玉米淀粉生产车间提供。
实施例1
(1)称取玉米粒(100g)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质量分数0.5%乳酸溶液(200g),于50±2℃下,浸泡12小时后,得浸泡玉米粒;
(2)将步骤(1)得到的浸泡玉米粒粗破碎成6-8瓣,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水(400g)搅拌,加入甲硫醇钠调pH 9.0-10.0后,加入二硫苏糖醇(0.3g),20℃下,浸泡12小时后,进行细粉碎,依次过50、250目筛后,滤液静置过夜、离心分离、干燥得玉米淀粉,淀粉得率为68.9%。
实施例2
(1)称取玉米粒(100g)置于浸泡罐中,并加入质量分数0.5%乳酸溶液(150g),于50±2℃下,浸泡16小时后,得浸泡玉米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2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