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无残留卸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0414.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均先;李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均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陈慧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残留 卸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管道无残留卸料装置,包括上封盖和下回型框,所述上封盖的下端与下回型框的上端接触并焊接固定,所述下回型框的下端一体成型连接有锥型下料筒,所述上封盖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和除尘喷嘴,所述上封盖与下回型框组成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开启、关闭,可以做到输送物料过程中下料点无物料残留。能有效解决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因残留堆积或因不同物料共用一条输送管线,造成原料污染从而影响到物料的品质,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管道无残留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配套管链输送机多点出料口在实际使用时,很容易产生残留以及残余物料的堆积,在前后输送不同的物料时很容易产生混杂,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同时,在化工原料输送的过程中,若产生物料污染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严重,现有技术下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解决此问题,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管道无残留卸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道无残留卸料装置,包括上封盖和下回型框,所述上封盖的下端与下回型框的上端接触并焊接固定,所述下回型框的下端一体成型连接有锥型下料筒,所述上封盖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和除尘喷嘴,所述上封盖与下回型框组成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安装仓在中部固定连接有L型防尘隔板,不动管在L型防尘隔板的内侧,所述安装仓的另一侧贯穿固定连接有外固定管,外固定管靠近不动管的一端插接在L型防尘隔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通过传动结构连接有转动组件,且除尘喷嘴位于外固定管的上方,所述外固定管的外壁上贯穿开设呈倾斜设置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转角气缸,所述转角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转角气缸的转动轴依次贯穿固定板和上封盖并延伸至安装仓中,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伞形主动齿轮,所述伞形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呈竖直设置的伞形从动齿轮,伞形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转动组件一端,所述伞形从动齿轮位于不动管与外固定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为内转动管,所述伞形从动齿轮和不动管均位于L型防尘隔板的内侧,所述内转动管靠近伞形主动齿轮的一端贯穿伞形从动齿轮并插接在不动管一端设置的凹槽中,内转动管远离伞形主动齿轮的一端贯穿插接在外固定管中。
优选的,所述内转动管的外壁贴合外固定管的内壁设置,且内转动管与外固定管上均贯穿开设缺口。
优选的,所述除尘喷嘴依次贯穿固定板和上封盖并延伸至外固定管的上方,所述除尘喷嘴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管的外侧端、不动管的外侧端以及锥型下料筒的下端分别固定有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管的外侧端焊接连接法兰,不动管的外侧端焊接连接法兰,锥型下料筒的下端焊接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管焊接在安装仓的侧壁上,所述不动管焊接在安装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L型防尘隔板焊接在安装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开启、关闭,可以做到输送物料过程中下料点无物料残留。能有效解决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因残留堆积或因不同物料共用一条输送管线,造成原料污染从而影响到物料的品质,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均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均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幕墙结构
- 下一篇:语音控制系统、方法与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语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