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0233.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延鑫;江辉;井思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0;C02F9/14;A01G31/02;A01G31/00;A01G24/10;A01G24/13;A01G24/28;A01G24/22;A01G22/00;A01G25/0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330099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态 沟渠 池塘 农业 污染 综合治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农田、沟渠、池塘,所述农田通过沟渠与池塘相连通,包括农田治理模块、沟渠治理模块、池塘治理模块;所述农田治理模块包括设置在农田中的多条第一排水沟、设置在农田低地势一端且与第一排水沟相连通的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沟渠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沟渠靠近沟渠的一端还设置有滤网。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不仅能够对生态沟渠池塘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进行净化,还能够有效降低沟渠池塘中农药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在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类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污染问题。
例如,人们在对农田进行耕种以及施药的过程中,往往会将种子或农药的包装物随意丢弃在农田中,当遇到降雨天气,上述包装物便会在雨水的冲刷下进入沟渠,并随着沟渠四处流散,进而造成大范围的白色污染。
人们在施药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在农田附近的沟渠池塘中取水,因为缺少随身携带取水容器的缘故,人们往往会直接利用施药器具从沟渠池塘中取水,又因为,人们再将农药导入施药器具中后,往往会将农药的包装袋、盛装瓶等包装物直接仍如沟渠,或扔在沟渠极容易落入沟渠中的边缘位置,又因为在对施药器具进行清洗时,更是会直接将施药器具放入狗去池塘中进行清洗,进而使得施药器具中的农药进入沟渠池塘造成污染。
对池塘进行净化时,通常都是令鱼虾继续生活在池塘中,这种技术,虽然能够使得鱼虾随着池塘的被净化而使得其自身体内的氮磷等营养物以及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含量逐渐降低,但这一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不仅能够对生态沟渠池塘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进行净化,还能够有效降低沟渠池塘中农药的含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生态沟渠池塘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农田、沟渠、池塘,所述农田通过沟渠与池塘相连通,包括农田治理模块、沟渠治理模块、池塘治理模块;
所述农田治理模块包括设置在农田中的多条第一排水沟、设置在农田低地势一端且与第一排水沟相连通的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沟渠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沟渠靠近沟渠的一端还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沟渠治理模块包括靠近沟渠设置的多个用于供施药取水的取水坑、设置在取水坑中带提环的取水桶、靠近取水坑设置的储物坑、设置在储物坑中用于收集农药包装物的储物筒。
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筒包括设置在储物坑中的筒体、活动设置在筒体上端的筒盖,所述筒体与储物坑卡接,所述筒体的侧端还设置有提手,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筒盖与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沟渠治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沟渠中的第一种植净化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种植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沟渠中的多个第一人工种植区、设置在第一人工种植区中的若干个第一漂浮种植盘、设置在第一漂浮种植盘中的净化植株、设置在第一人工种植区边缘用于对第一漂浮种植盘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人工种植区上游的第一固定栏杆、通过第一固定栏杆进行固定的第一限位网、设置在第一人工种植区下游的第二固定栏杆、通过第二固定栏杆进行固定的第二限位网。
进一步的,所述池塘治理模块包括设置在池塘内部的蓄水池、设置在蓄水池的侧端和底部用来与池塘进行隔离的隔离墙,所述隔离墙为砖混结构,所述隔离墙的侧部和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池塘中的水与蓄水池中的水隔离起来的防渗漏隔水层,所述隔离墙的高度不低于池塘岸边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0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