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楼宇安全消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7287.1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G08B17/12;G08B25/00;G08B3/10;A62C35/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201914 上海市崇明区富民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慧 楼宇 安全 消防系统 |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楼宇安全消防系统,属于楼宇安全消防技术领域,包括警报中心和多个安全消防装置,每个安全消防装置均设有消防系统和物联网无线传输模块,每个所述安全消防装置均包括矩形箱、消防指引组件、封闭门和消防喷水组件,矩形箱内设有紧急开门组件,封闭门包括左门体和右门体,左门体的左侧设有滑动轴,矩形箱上设有与滑动轴滑动配合的条形槽,左门体的背部设有警示灯,右门体与矩形箱的右侧通过合页铰。本发明能够对火灾等级进行分析,使安全消防装置根据消防安全等级进行报警,并且通过消防喷水组件能够在检测火灾后自动打开封闭门,使人工能够快速取出喷水嘴,无需前期花费长时间进行准备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安全消防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楼宇安全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作为一种人为灾害,是指火源失去控制蔓延发展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现有的小区楼宇的监控系统一般采用电视闭路监控系统,即在楼宇的门口和各楼道安装电视监视器,图像处理器将电视监视器所采集的图像处理后通过电视进行显示,以方便楼宇管理员监控。此种监控系统需要管理员时刻守着电视前,智能化低,管理效果差。
现有的安全消防系统,依旧采用消防柜或消防栓进行灭火,当发生火灾时,依旧需要前期花费长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如人工手动将消防柜的玻璃敲碎或手动打开消防栓,需要人工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对于一些不具有消防常识的人员来说花费的时间更加长;并且现有的安全消防系统无法根据消防安全等级进行报警,使火势较大的火灾无法通知整个建筑楼宇,而火势较小的火灾通知整个建筑楼宇为其他人员正常工作带来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楼宇安全消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前期花费长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以及无法根据消防安全等级进行报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警报中心和多个安全消防装置,每个所述安全消防装置均设有消防系统和物联网无线传输模块,多个所述物联网无线传输模块均与警报中心通过物联网连接,每个所述安全消防装置均包括矩形箱、消防指引组件、封闭门和消防喷水组件,所述消防指引组件设置在矩形箱的顶部,所述消防喷水组件位于矩形箱内,所述矩形箱内设有用于将封闭门自动打开的紧急开门组件,所述封闭门包括左门体和与左门体通过铰接轴连接的右门体,所述左门体的左侧设有滑动轴,所述矩形箱上设有与滑动轴滑动配合的条形槽,所述左门体的背部设有警示灯,所述右门体与矩形箱的右侧通过合页铰接。
优选的,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控制器、火光传感器、烟雾等级分析模块、蜂鸣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火光传感器、烟雾等级分析模块、蜂鸣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矩形箱的左侧,所述蜂鸣器和火光传感器均设置在矩形箱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紧急开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和设置在矩形箱内壁上的铰接座,所述电动推杆的尾部与铰接座铰接,所述右门体的背部设有连接耳,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连接耳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防指引组件包括安全指引箭头和支撑轴,所述安全指引箭头水平设置在支撑轴的顶端,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与矩形箱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底端延伸至矩形箱内。
优选的,所述消防指引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支撑轴底端的限位盘,所述矩形箱的内部顶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其通过铰接轴连接的限位销,所述限位盘上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限位插槽,每个所述限位插槽均与限位销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消防喷水组件包括有安装在矩形箱内部的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输入端延伸至矩形箱下方,所述输液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输液泵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水软管,所述输液泵的输出端上套设有喷水软管。
优选的,所述喷水软管的出水口处设有喷水嘴,所述喷水嘴上设有通断阀。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的背部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设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有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7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窃电方法
- 下一篇:天窗导轨的压铆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