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6438.1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高卫东;苏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4/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集聚 纺纱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所述装置通过在前牵伸罗拉的前部设置独立传动的输出罗拉,在两者之间加装包括负压管和套在负压管以及输出下罗拉上的集聚圈的负压吸风系统,在集聚管上方设置负压气流引导装置,在负压气流引导装置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有左右对称排布且前后不等间距的左进气孔组和右进气孔组,且设置左进气孔组的高度大于右进气孔组的高度或者左进气孔组的高度小于右进气孔组的高度,从而使得在负压管内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在负压气流引导装置的空心结构内形成S向或Z向的涡旋气流,继而对其内的纤维须条实现加捻集聚作用,从而显著提高集聚效果,继而提高负压气流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集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锭纺纱系统及方法,具体为高效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紧密纺又称集聚纺,是在改进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凝聚区以改善成纱质量。目前,国际上主流使用的紧密纺类型包括网格圈型(主要包括德国Sussen三罗拉网格圈型、日本Toyota四罗拉网格圈型)、罗拉型(瑞士利达Rieter的COM4)、打孔皮圈型(主要包括Zinser打孔皮圈式)、机械式(主要包括瑞士卡洛斯Roscraft磁性集聚式紧密纺系统),网格圈型、罗拉型和打孔皮圈型属于负压气流集聚方式。其中,Roscraft的机械集聚式紧密纺系统由于品种适应性差(一般只适用于60Ne以下纱线的纺制)等原因目前在国内的使用较少;Zinser打孔皮圈式由于品种适应性较差(一般只适用于毛纺)且需整机引进、价格昂贵(平均每锭1500元),因此在国内的使用规模较小。因此,目前占据主流市场的是网格圈型紧密纺,但是该型紧密纺系统普遍存在改造和维护成本较大、能耗较高、集聚效果不易控制等现象。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加装可以引导气流产生所需转向涡旋气流的负压气流引导装置,对集聚区内的纤维须条实现加捻集聚作用,从而显著提高集聚效果,继而提高负压气流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集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6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