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与SR相结合的网络流量调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34425.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詹晋川;张理阳;陈江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50 | 分类号: | H04L45/50;H04L47/10;H04L47/20;H04L49/25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陈选中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sr 相结合 网络流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与SR相结合的网络流量调优方法,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构建LDP隧道,并采用MPLS标签对LDP隧道进行标识,所述MPLS标签为全局标签模式;根据LDP隧道以及全局网络拓扑流量信息,生成隧道逻辑拓扑图;在转发报文时,根据隧道逻辑拓扑图、LDP隧道当前流量信息以及当前预估流量信息,规划调度报文最优转发路径,基于SR控制报文按照调度报文最优转发路径进行转发,以实现网络流量的调优。该方法在流量接入网络的时候就进行流量调度,避免流量在网络中产生拥塞行为,通过基于SR的隧道路径调度方法,精确控制路径转发,从而达到流量调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与SR相结合的网络流量调优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DN)将设备的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将控制平面集中到SDN控制器上,控制平面具有全局拓扑和流量负载信息等,集中对全网路径及流量进行规划。由于SDN控制器集中控制管理全网设备,当管理设备增多的情况下,使得控制器的管理变得复杂,可靠性大大降低,例如要调整一条端对端的流量需要操作路径上的每一跳的设备。如何既降低控制器管理的复杂度,又要保证可靠性是当前SDN控制器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segment routing(SR)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商业的部署吸引不少业界目光。该方案参考了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重新定义的了MPLS标签和标签栈的用法和含义,巧妙的将端到端的路径的调度能力与基于IP模型的路径规划能力统一到了一起,但是受限于传统设备的软硬件限制,SR在路由与组网方面仍缺乏精确指明路径的能力。
传统网络中由于是分布式的组网架构,路由是基于区域进行计算的,无法全局进行规划,流量都是基于最短路径进行转发的,这样很多流量都会走同一条路径,不能自动进行转发路径的调整,从而大大增加了拥塞的概率,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非常低,要解决拥塞问题,就需要加大网络带宽,但是目前带宽技术已经到了瓶颈,要想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从流量调度的方向去调整流量变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与SR相结合的网络流量调优方法,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与SR相结合的网络流量调优方法,包括:
构建LDP隧道,并采用MPLS标签对LDP隧道进行标识,所述MPLS标签为全局标签模式;
根据LDP隧道以及全局网络拓扑流量信息,生成隧道逻辑拓扑图;
在转发报文时,根据隧道逻辑拓扑图、LDP隧道当前流量信息以及当前预估流量信息,规划调度报文最优转发路径,基于SR控制报文按照调度报文最优转发路径进行转发,以实现网络流量的调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先规划的MPLS隧道逻辑拓扑技术,弥补使用SR技术缺陷,可以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精确的路径规划,并且无需对路径上的所有设备进行管理控制,降低管理复杂度,保证管理网络的健壮性,从而达到降低整网带宽利用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LDP隧道的构建方法包括:
将全局网络划分为接入网区域、汇聚网区域以及核心网区域;
对于划分出的每个区域,对其中的设备进行标记,并计算其中出口设备与入口设备之间的路径;
对于每个区域,从中选择出N条最优路径;
根据各区域的最优路径,构建所述LDP隧道。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可以保证网络流量不会统一规划到一条最短路径上,从而降低网络流量拥塞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