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流鼻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4031.5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远;刘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远;刘炜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A61P7/04;A61K35/618;A61K36/804;A61K36/8966;A61K36/233;A61K36/71;A61K36/65;A61K36/539;A61K36/287;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7423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鼻窦炎 流鼻血 中药 组合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流鼻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按重量份计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灰茅根10份~35份、石决明10份~20份、生地5份~15份,本发明创新性的选择了灰茅根,配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降低肝火上扬,以及生地,滋阴润肺,亦有清肺肝之热的功效,专攻凉血止血,通经,三种中药成分配合在一起协同作用,对于治疗无名之火、湿热痰瘀所致鼻塞、流鼻、鼻出血、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流鼻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属于中医药配方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有着很久历史,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肺为鼻之外窍,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因此,当外感风热或燥热,导致肺热火盛时,“邪热”就会顺着经络,拥滞在鼻腔之中,对鼻腔内的毛细血管造成伤害。因此对于那些饮酒过度,嗜食辛辣油腻,导致胃火炽盛的人来说,火热就会循经上炎,损伤鼻中血络,造成鼻出血。上火也会由肺胃热盛,引起心情抑郁恼怒,俗称“肝火旺”,从而损伤鼻窍脉络,导致鼻出血。血液乃人生命之源,如果长期流鼻血,患者将会出现头昏目弦、恶心、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贫血,严重影响健康。
目前患者常用的方法是堵塞鼻孔、冰水/冷水敷颈,通过堵塞或降低局部的血压的方法暂时解决流鼻血的问题,治标不治本,常见的西药治疗会出现治愈率低,经常复发的情况,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疗的,复发率高的慢性疾病。
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鼻渊”范畴,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慢性鼻窦炎病程长,病情复杂、病程迁延、容易反复、难以治愈的特点。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尚无特殊疗效药物。近几年医学发展,对鼻窦炎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的深如研究,功能性鼻窦炎手术的广泛开展,虽然改善了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恢复鼻腔粘膜功能,使治愈率明显提高,但是存在鼻窦手术技术要求及费用高,患者痛苦大,基层开展困难等特点,而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西药对于鼻出血难以根治、复发率高的不足,对于鼻窦炎并且反复、手术费高、患者痛苦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流鼻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本发明的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无名之火、湿热痰瘀所致鼻塞、流鼻、鼻出血、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对于鼻出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利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窦炎类的病症,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费用低,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手术费用高,以及患者手术后持续痛苦的弊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流鼻血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主要包括以下原料:灰茅根10份~35份、石决明10份~20份、生地5份~15份。
发明人根据《素问.气厥论》曰:“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霞不止。”的理论指导,结合临床用药经验,自拟由石决明、生地、灰茅根药物组成协定处方,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驱祛痰浊的功效,治疗鼻出血症状。本发明创新性的选择了灰茅根,配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降低肝火上扬以及生地,滋阴润肺,亦有清肺肝之热的功效,专攻凉血止血,通经。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灰茅根、石决明、生地为三种重要原料相互协同作用,对于治疗无名之火、湿热痰瘀所致鼻塞、流鼻、鼻出血、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对于鼻出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利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窦炎类的病症,具有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费用低,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手术费用高,以及患者手术后持续痛苦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远;刘炜明,未经杨光远;刘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4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