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下料的混凝土加工用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0660.0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梅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16;B28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姜宇 |
地址: | 3322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混凝土 工用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下料的混凝土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罐顶部位于驱动机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料通道,且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内设有出料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电机在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使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啮合,使第三转轴转动,配合导料杆,使混凝土原料顺畅的导入搅拌罐内;通过设置出料机构、第一信号器和第二信号器,实现了混合装置的定量排料,避免因工人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溢出料斗外,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下料的混凝土加工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搅拌是将水泥,石灰,水等材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的一种操作方法,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混凝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搅拌需要专门的搅拌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混凝土混合装置在出料时,通常需要工人手动开启阀门使混凝土导出,但是工人稍一疏忽,则会导致混凝土溢出料斗,不仅导致混凝土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下料的混凝土加工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下料的混凝土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底部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底座,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罐顶部位于驱动机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料通道,且搅拌罐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于驱动盒的中心处,且第一齿轮通过驱动盒顶部设置的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对称设于第一齿轮两侧,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内部分别套设有搅拌杆和第一转轴,所述搅拌杆和第一转轴均贯穿至搅拌罐内,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表面固定设有搅拌环,所述出料通道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设有螺旋叶片,且第二转轴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出料通道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挡板、丝杠、轨道杆和支撑杆,所述挡板对称铰接设于出料通道内侧壁上,所述丝杠和轨道杆从上至下依次设于出料通道内,所述丝杠与出料通道侧壁转动连接,且丝杠通过出料通道外侧壁设置的正反转电机驱动,所述丝杠的杆体中心处设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两侧的丝杠杆体上螺纹相反,且分隔块两端的丝杠杆体上对称套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固定球,支撑杆的底部滑动套设于轨道杆上,所述挡板的底面设有与固定球相匹配的球槽,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伸缩缸连接有支撑台,所述伸缩缸外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台的顶面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托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远大于第二弹簧的弹性力,所述托板底面和支撑台顶面对称设有第一信号器,所述支撑台底面和底座顶面对称设有第二信号器,所述第一信号器和第二信号器均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环的形状为螺旋状,且搅拌环的材质为硬度大、耐磨损的刚性材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均与搅拌罐的内部表面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刮板为锥形结构,且锥形刮板呈圆周阵列分布设于第二转轴的外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通道的底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设有导料杆,且第三转轴贯穿进料通道侧面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杆体上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梅,未经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0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