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振动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30457.3 | 申请日: | 202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乾麟;柳文;赵屹;周群;方炳平;李光祖;管秀玉;黄乾利;周长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振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动棒,具有一外形为两端封住的筒状振动体和一端带有控制单元的开关盒,另一端伸入所述筒状振动体内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筒状振动体内设有外转子电机,由一个固定套管将定子与筒状振动体固定,外转子呈偏心设计,通过轴承与定子旋转配合,电机的控制单元通过电缆与电机的定子线圈连接。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振捣器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将电机内置于振捣器的壳体内,并将原有振动棒的偏心块与电机的外转子集成一体,大大简化了振捣器的内部结构,为加大振捣器功率提供了发展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属电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是近代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机械。广泛用于塑性、半塑性、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施工。是桥梁、隧道、楼层、予制构件、椿、梁、柱现场浇筑必不可少的机具。它特别适用于浇筑轻小件及薄壁构件,对于振捣塑性、半塑性、干硬性混凝土均能适应。是振捣混凝土效率较高的振动器。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工作时,其振动头插入混凝土内部,将其振动波直接传给混凝土。这种振捣器多用于振压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层,如桥墩、桥台基础以及基桩等。它的优点是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很广泛。插入式电动振捣器可分为偏心式和行星式两种,其中偏心式是利用振动棒中心安装的具有偏心质量的转轴,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通过轴承传递给振动棒壳体,从而使振动棒产生圆周振动。按振捣器的振动频率分:有低频式、中频式、高频式。低频式的振动频率为25~50HZ(1500~3000次/min);中频式为83~133HZ(5000~8000次/min);高频式为167HZ(10000次/min)以上。以满足不同颗粒的混凝土搅拌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由振动棒组件和软管软轴组件构成,其中振动棒组件包括尖头、套管、锥棒、轴承、油封等,通过软轴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振动体。这种结构,电机传动的效率随着软管的增长而越来越低,而且体积大,重量重,易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号为 ZL 200510021917. 0的中国发明专利“混凝土振动棒”,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振动棒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将无刷电机内置于筒状振动体内,实现了混凝土振动棒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的技术效果。然而,由于混凝土振动棒是一根长棒形的物体,其内部空间有限,故对其内部的电机及偏心块有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混凝土振动棒的功率相对较小,产生对混凝土捣振不到位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振动棒的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振捣器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振动棒,具有一外形为两端封住的筒状振动体和一端带有控制单元的开关盒,另一端伸入所述筒状振动体内的电缆,筒状振动体分为下堵头、中间筒状体和起连接电缆护套作用的上堵头,其特征在于筒状振动体内设有外转子电机,所述的无刷电机通过固定套管将定子与筒状振动体固定,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内的外转子呈偏心设计,外转子与无刷电机的定子线圈呈气隙配合,外转子的轴向长度大于定子,在定子线圈主轴的两端设置轴承,外转子通过轴承与定子旋转配合,所述的无刷电机的控制单元通过电缆与电机的定子线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刷电机为无霍尔直流无刷电机,在所述的无刷电机的定子线圈上引出反电动势检测信号,通过电缆传递至开关盒内的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套管上还设有导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关盒上还设有把手,开关盒的表面设有散热筋。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振捣器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将电机内置于振捣器的壳体内,并将原有振动棒的偏心块与电机的外转子集成一体,大大简化了振捣器的内部结构,为加大振捣器功率提供了发展空间。此外,将无刷电机的控制单元设置在振动棒外,避免了振动对电子元件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振动棒的工作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30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