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氏杆菌在结肠癌预防或治疗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8287.5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升龙;陈永泉;姜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41 | 分类号: | A61K35/741;A61P35/00;A23L33/135;A23K10/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结肠癌 预防 治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氏杆菌在结肠癌预防或治疗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杜氏杆菌(Dubosiella newyorkensis)NYU‑BL‑A4能从分子水平上降低与结肠癌相关的验证因子的表达量,进而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降低结肠癌患者的脏器重量和结肠腺瘤的数量。该菌株所具有的这种抑制或降低结肠癌相关因素表达水平或增殖能力的性能,加上其具有的益生能力,从而能够被应用于制备缓解肠道炎症因子的发生、抑制相关细胞的增殖的产品,从而有利于调节肠道免疫力、维持肠道健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氏杆菌在结肠癌预防或治疗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及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根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表明,全球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结直肠癌位于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4位,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趋势,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结直肠癌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结直肠癌是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众多环节。它的致病因素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与结直肠癌也有很高相关性。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癌肿的增大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血与局部腹痛、便秘交替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方式及烟酒习惯会很大程度上增加患病的几率。
在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存在着由大量微生物组成的复杂微生态系统,人们称为肠道菌群。其中细菌的数量占绝大多数。正常人体肠道内含有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细菌,包括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许多基本的生理活动,如促进肠道发育成熟、促进物质代谢与吸收、合成维生素、刺激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维护肠道屏障、降解胆固醇等。肠道菌群可通过降解和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达到抗肿瘤作用。
基于大规模人群的群组比较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结构失调现象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普遍存在。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均发生变化。结直肠癌高发区和低发区人群中肠道菌群组成有很大差异,显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传统的手术治疗辅以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线治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大,虽然提高了五年生存率,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菌群中的益生菌具有稳定菌群丰度、抑制炎症性疾病的效果。调节肠道菌群是防治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这些益生菌制剂来维护肠道稳态,就可以减少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肠道内益生菌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肠道中形成肠道黏膜,预防致病菌的黏附和侵袭。含有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食物可以作为益生元修复肠上皮黏膜,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结直肠肿瘤产生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由此可见益生菌对于人体的防癌抗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从益生菌出发制备的防癌抗癌的药物较少。
因此,有必要进行额外的研究和发掘新的功能菌属以进一步支持益生菌的临床使用,作为结直肠肿瘤的预防性治疗。
发明内容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受机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大部分肠癌患者存在抑癌基因Apc基因的突变.因此,具有Apc基因突变,可自发形成腺瘤性息肉的Apcmin/+小鼠是研究肠癌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肠癌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尽管5-15%的肠癌发生归咎于遗传因素,绝大多数的肠癌仍是散发的,沿腺瘤-腺癌途径发生。而影响肠癌发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微生物暴露以及宿主免疫。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介导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具有肠癌易感基因的小鼠在摄入高脂饮食后肠道肿瘤负荷明显增加,基于此,本发明采用具有肠癌易感基因Apcmin/+小鼠加高脂饮食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用于阐述益生菌在预防或治疗结肠癌中的效果。
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作为从生物样本中被分离鉴定的新菌属,并表现出调节体内代谢,提高肠道免疫力和促进机体抵抗炎症疾病等功效,能影响个体多种生命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8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