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6513.6 | 申请日: | 202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翠华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F7/18;B01F7/00;B01F7/16;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市政 污水 净化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两侧外壁的顶端均连接有移动翻转机构,所述净化池内部顶端插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处理机构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有的移动翻转机构,可以带动处理机构在净化池内大范围移动,进行净化药水与污水的混合,促进了净化效果以及速率,且搅拌用的搅拌架以及搅拌轴通过移动翻转机构的搭配使用,方便移动并进行翻转,从而进行拆卸清洗的工作,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较大的污水净化处理池在处理污水时,无法将添加进去的药粉充分混合在净化池内,导致净化处理效果变差,同样也增加了净化的时间;很多用于快速混合的搅拌处理设备在使用时,无法大规模的在净化池内搅拌含有药粉的污水,且很多搅拌设备用在较大的污水净化池内,不方便将其搅拌的一端拆卸清洗,存在一方面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两侧外壁的顶端均连接有移动翻转机构,所述净化池内部顶端插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处理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翻转机构包括L型座、一号螺栓、滑槽、移动气缸、底座、固定框架、二号螺栓、一号电机、轴承座、一号轴承、螺槽、限位板、限位套筒、限位插槽、三号螺栓、四号螺栓、转动支撑杆以及连接槽,所述L型座远离净化池的一侧侧壁插设有若干一号螺栓,所述L型座顶部两端均开凿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气缸,两个所述移动气缸的顶部均固定有底座,靠近所述净化池一侧的底座顶部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侧壁安装有一号轴承,所述轴承座位于一号轴承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开凿有螺槽,所述轴承座远离净化池的侧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轴承座的一侧贯穿插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套筒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连接槽,且所述限位板位于两个连接槽内均插设有四号螺栓,远离所述净化池一侧的底座顶部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底端四角均插设有二号螺栓,所述固定框架内部固定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支撑杆,所述转动支撑杆以及所述限位套筒远离净化池一端的侧壁均贯穿开凿有限位插槽,所述三号螺栓分别与转动支撑杆以及限位套筒上的限位插槽贯穿相通,所述转动支撑杆穿过限位套筒后与一号轴承的内壁贯穿后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支撑板、U型夹座、五号螺栓、二号轴承、驱动杆、皮带轮、传动皮带、二号电机、限位框架、六号螺栓、法兰盘、搅拌轴、搅拌架以及七号螺栓,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U型夹座,所述U型夹座内壁顶端的四角均插设有五号螺栓,所述净化池上以及U型夹座内壁底端均安装有若干二号轴承,所述净化池上二号轴承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别与U型夹座上若干二号轴承的数量以及位置一一相匹配,所述净化池上的若干二号轴承与U型夹座上的若干二号轴承的内壁均与驱动杆外壁顶端与底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杆穿过顶端二号轴承的一端均固定有皮带轮,所述净化池顶部设有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底端四角均插设有六号螺栓,所述限位框架内部固定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宇哥皮带轮顶部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皮带轮的外壁均与传动皮带的内壁套设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杆穿过底端的若干二号轴承的一端均通过法兰盘与搅拌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搅拌轴远离法兰盘一端的外壁俊涛摄影搅拌架,每个所述搅拌架均通过七号螺栓与搅拌轴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L型座均通过若干一号螺栓与净化池两侧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滑槽前后两端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净化池内壁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架通过四角的二号螺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杆的外径尺寸等于限位套筒的内径尺寸。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四号螺栓穿过连接槽的一端分别与轴承座上的两个螺槽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翠华,未经唐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6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履带式消防灭火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计算机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