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水立柱式处理工艺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0100.7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肖扬;陈翀;王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 立柱 处理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立柱式处理工艺和设备,包括:进液缓冲室,喷淋管,水处理柱,出水分配,出液缓冲室,出气管,折流墙体,进水分配;位于一侧的进液缓冲室,待处理水从此高位进入、产生一定的水位高程;进液缓冲室与另一侧的出液缓冲室贯通,出液缓冲室处理后水从此排出;在进液缓冲室右侧设有进水分配,两者贯通;进水分配与喷淋管、水处理柱贯通,喷淋管将待处理水喷淋到箱体中,多个水处理柱排列在箱体两侧,它将待处理水处理后排放到箱体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水立柱式处理工艺和设备,结构新颖合理,工作效率高效,设备适用范围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水立柱式处理工艺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市政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尚未发展成熟,主要体现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进液缓冲室,喷淋管,水处理柱,出水分配,出液缓冲室,出气管,折流墙体,进水分配机构。由于缺乏或上述机构不成熟,导致工艺老旧、处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工艺流程长、控制复杂、占地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立柱式处理工艺和设备,包括:进液缓冲室1,喷淋管2,水处理柱3,出水分配4,出液缓冲室5,出气管6,折流墙体7,进水分配8;位于一侧的进液缓冲室1,待处理水从此高位进入、产生一定的水位高程;进液缓冲室1与另一侧的出液缓冲室5贯通,出液缓冲室5处理后水从此排出;在进液缓冲室1右侧设有进水分配8,两者贯通;进水分配8与喷淋管2、水处理柱3贯通,喷淋管2将待处理水喷淋到箱体中,多个水处理柱3排列在箱体两侧,它将待处理水处理后排放到箱体中;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折流墙体7,其中折流墙体7一端设有出口,相邻折流墙体7出口错位、实现水的折返流动、迂回流动,相邻两个折流墙体7之间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6产生气泡促进水体中有机物分解;在箱体右侧高位设有出水分配4,多个出水分配4上下排列、受控左右贯通,当开启不同高度的出水分配4时,实现对箱体水位高程实施控制,出水分配4实现箱体与出液缓冲室5贯通,其中出水分配4中的驱动装置通过连杆带动左右移动的柱塞,当向右移动滑出外壳腔体时,实现水体从外壳腔体右侧放出;外壳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时,当左右移动柱塞上的压力阀测定到左侧水压超过限定值,压力阀自动泄压;在外壳腔体外圈设有收紧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轮毂对收紧装置实施收紧或放松,用于调整外壳腔体与左右移动柱塞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水分配8包括:T型搅拌叶81,水药混合室82,加药泵83,滚筒84,滚筒电机85,分配室86,二次搅拌罐87,钉型搅拌叶88;位于一侧的水药混合室82,垂直布局,在其上、中、下各端点设有待处理水进入口,水药混合室82与右侧的加药泵83贯通,药剂通过加药泵83打入水药混合室82,促使药剂与水混合;所述滚筒84数量为多个上下排列,滚筒电机85驱动滚筒84内的T型搅拌叶81、钉型搅拌叶88转动,其中T型搅拌叶81,长臂、顶端有横杆,横杆两端具有斜支撑,多个T型搅拌叶81围绕水平轴非对称固定连接,T型搅拌叶81用于对粘稠物实施搅拌;钉型搅拌叶88固定在圆筒上,表面布满了斜插钉,用于对非粘稠物实施搅拌;所述滚筒84一端与水药混合室82贯通,另一端与分配室86贯通;分配室86将溶液汇聚,输送给二次搅拌罐87并从其另一端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柱3包括:底水仓31,出水管32,层板33,起雾发生器34,弹簧止回帽35,回水管36,落水道37;位于上部的弹簧止回帽35待处理水从此进入柱状体,弹簧止回帽35防止水体倒流;在弹簧止回帽35下部一侧设有出气管、同时在其下部还设有起雾发生器34,将待处理水部分气化,另一部分流淌到下部的层板33;所述层板33为多层结构,待处理水从上部分级跌落,并于上升的气体发生撞击,由于其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促进了有机物分解;在最下一级层板33下部设有上升通气管、同时设有通往底部底水仓31的落水道37,落水道37底部高于水位线,落水道37这种设计使得气体只能通过各级层板33继续上升,从顶部出气管排出,防止气体从出水管32溢出;在水处理柱3一侧设有回水管36,其一端与底水仓31连通,另一端与起雾发生器34连通;起雾发生器34的另一端与气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