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1301.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军;李镓睿;张叶高;郑伟;刘世雄;肖洋;黄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4/06;C04B14/28;C04B18/08;C04B18/14;C04B22/08;C04B22/06;C04B24/12;C04B24/26;C04B2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100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复合 掺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硅微粉50‑60份,粉煤灰15‑30份,石灰石粉15‑30份,钢渣粉10‑20份,凝灰岩粉8‑20份,活化剂5‑15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先制备活化剂后再与其他的粉碎后的原料一起加入搅拌机中搅拌,能使得混凝土充分的搅拌均匀,通过活化剂的加入,本发明的复合掺合料具备较高的活性且在28天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一步提高,大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使矿物掺合料的性能得到充分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复合技术认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体。同时,建筑设备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艺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使混凝土技术适应了不同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发展很快。
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单一材料。它离不开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象的发展变化。应该从土木工程大学科的角度来认真对待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的结构、构件特点、设计要求,预估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和风险,立足当地原材料.然后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技术手段。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随着现代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发展,矿物掺合料已经成为混凝土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之一。然而,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高速推进,如矿粉、粉煤灰等优质矿物掺合料面临着资源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逐渐变高。混凝土掺合料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用水,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混凝土 拌合时掺入天然的或人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随着混凝土产业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家对资源开发限制,致使矿物掺合料越来越紧缺,且价格越来越高,致使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搅拌站都开始希望找到更好的代替矿物掺合料的方式,希望通过复合 掺合料的使用降低矿物的能源消耗。
常规的复合掺合料大量使用了石灰石等非活性混合材,复合掺合料本身后期活性偏低,导致与常规活性矿物掺合料相比,采用相同用量掺合料生产同一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很多,尤其28天后性能会有很大的降低。石灰石粉的28天活性指数往往只有60-70%,难以满足混凝土对复合掺合料活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常规的复合掺合料大量使用了石灰石等非活性混合材,复合掺合料本身后期活性偏低,导致与常规活性矿物掺合料相比,采用相同用量掺合料生产同一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很多,尤其28天后性能会有很大的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复合掺合料,该混凝土复合掺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硅微粉50-60份,粉煤灰15-30份,石灰石粉15-30份,钢渣粉10-20份,凝灰岩粉8-20份,活化剂5-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学;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弱电线路与墙壁接线盒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准确连续式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