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热体引脚与电极连接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0884.5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欧桂彬;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10;A24F40/46;A24F40/42;A24F40/48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汪治兴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引脚 电极 连接 结构 气溶胶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热体引脚与电极连接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方案优化了夹持引脚的结构和放烟油渗流的结构,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台或若干凹陷,底座的凸台或凹陷组合后形成用于收纳两个电极钉的第二收纳槽,电极钉在侧面设有用于收纳引脚的环形槽,引脚的端部弯曲然后在电极钉的环形槽上缠绕至少四分之一圈,两个电极钉分别插入第二收纳槽完成连接;底座的凸台或凹陷组合后形成用于收纳支架的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的底部不贯通底座,两个第二收纳槽的四周凹槽不贯通底座,此时凹槽起到临时储存烟油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体引脚与电极连接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雾化器内具有油仓和发热体,油仓内的烟油渗透到发热体被加热雾化,然后烟油顺着通道流出。在这个过程中,发热体从电池中获取电能,其中便涉及到了发热体的引脚如何与电极连接。现有发热体的引脚与电极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接触挤压式、弯折挤压式,在上面两种方式中,发热体的引脚于电极纵向接触,且两者均为圆柱状,属于单线性接触,且容易松动。由于发热体的引脚连接部稳定,进而干扰设备检查阻值(接触不稳定,造成阻值飘忽不定),上位机不能有效控制发热体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体引脚与电极连接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引脚与电极连接非常稳定,上位机获取到稳定的阻值信息,上位机更准确地调控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引脚与电极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体及两根正负极的引脚,两根所述引脚从发热体延伸出去;底座及两个电极钉,所述底座直接或间接承托起所述发热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凸台或若干凹陷,所述底座的凸台或凹陷组合后形成用于收纳两个电极钉的第二收纳槽,所述电极钉在侧面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引脚的环形槽,所述引脚的端部弯曲然后在电极钉的环形槽上缠绕至少四分之一圈,两个所述电极钉分别插入第二收纳槽完成连接,此时所述引脚被电极钉的侧面和第二收纳槽的侧面共同夹持。
采用上述方案,引脚环绕在电极钉上,首先引脚本身的环形槽与引脚本身的弯折均能够起到良好的夹持效果,实现多面接触,且电极钉又与第二收纳槽的内壁紧密配合,从而全面限制引脚的自由度;引脚接触稳定后,上位机可以更加准确地调整发热体的发热量,用户使用体验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极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收纳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方案,既增加了电极钉与第二收纳槽之间的连接强度,又提高了电极钉与第二收纳槽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算烟油顺着引脚往下流,也无法从电极钉与第二收纳槽的连接处流出去。
在本方案中,电极钉为圆柱体,然后在侧面开槽;引脚缠绕电极钉后电极钉可以带着引脚全部嵌入。在其他方案中,电极钉为阶梯轴结构,引脚缠绕在电极钉的轴肩位置(相应地轴肩位置圆弧过渡用于贴合引脚),电极钉的下部嵌入第二收纳槽,但电极钉的上部无法进入第二收纳槽,此时引脚被电极钉的轴肩和第二收纳槽的上端面共同夹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大于引脚的直径,使得所述环形槽夹持所述引脚,所述环形槽的径向弧度等于引脚的径向弧度。采用上述方案,引脚与电极钉的接触位置变为面面接触,电极钉贴合引脚径向一半的弧度,极大地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他方案中,环形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此时引脚的上下两侧和内侧均可接触电极钉,形成三处线面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收纳槽在上端进一步隆起形成新的一段弧形凸台,弧形凸台所对应的圆心在所述第二收纳槽的中轴线上,当所述电极钉插入第二收纳槽后,此时所述引脚被电极钉的环形槽和所述第二收纳槽上新形成的弧形凸台共同夹持,所述引脚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二收纳槽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电极钉不需要再拉着引脚深入的插入第二收纳槽,部分弧形凸台就能够起到配合电极钉夹持引脚的效果,此时部分引脚的下表面被第二收纳槽的上端面托着,此时电极钉、第二收纳槽和引脚的安装过程方便高效,结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