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0433.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宁;郑国全;王克容;闫晓锋;邝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日成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168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创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流 水质 污染 处理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城市内的河流污水利用城市污水管网引入到污水池中;S2、将城市内的河流底部进行清淤处理,采用底泥疏浚的方式减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S3、引入到污水池中的污水在导流设备的作用下,使得污水先经过拦污网的处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大块物质以及垃圾进行清除;S4、污水经拦污网后需要经过过滤网层对污水中的颗粒杂志进行过滤,并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该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实施难度较小,实施成本不高,便于实际的操作和使用,通过对水质的多道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高,确保城市河流的良好的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依赖于城市河流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例如受纳功能、生态功能、景观与美化功能等,因此,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使得城市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如安徽省2010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373亿,2011年为17.238亿,增加了51.57%,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0.08%。而污水处理率并没有同步增加,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河流,严重影响了城市河流的水质,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威胁了居民的健康。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采用底泥疏浚的方式进行水质修复,并配合截污分流以及引水冲污的方法,但是实施难度较大,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同时成本较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处理的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城市内的河流污水利用城市污水管网引入到污水池中;
S2、将城市内的河流底部进行清淤处理,采用底泥疏浚的方式减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
S3、引入到污水池中的污水在导流设备的作用下,使得污水先经过拦污网的处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大块物质以及垃圾进行清除;
S4、污水经拦污网后需要经过过滤网层对污水中的颗粒杂志进行过滤,并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吸附绒毛去除污水中的油污,提高水体清澈度;
S5、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曝气池中的曝气管与污水充分接触,进行混合,通过曝气处理氧化污水中的还原物质,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供水的透明度和水质;
S6、向污水中添加碱性物质,调高污水的pH值,使得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
S7、向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启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污水和絮凝剂混合,使得污水中的颗粒物凝聚,与污水进行分离;
S8、污水经格栅栏沉淀后,将污水中的污泥、絮凝颗粒物沉淀在沉淀室的底部;
S9、向污水中添加消毒剂,将水中的细菌进行灭活,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回流;
S10、定期对回流到河流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城市内河流的水质可以得到保障。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2中,利用绞吸式挖泥船直接由管道在泥泵的作用下吸起表层沉积物并远距离输送到陆地上的堆场中,可以永久的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并对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淤泥进行处理,防止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日成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日成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形变复合材料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压力传感器及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