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10066.5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龚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雄竹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B5/02;B27B5/18;B27B5/29;B27B5/34;B27B2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江兰 |
| 地址: | 413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竹 工用 调式 锯断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锯断机,尤其涉及一种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毛竹切断,操作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人手按住毛竹进行切断,避免了手被割伤的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一种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边缘位置固接有竖板,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固接有固定板;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接于所述底座一侧中部。本发明通过将毛竹放在放置板上,推动n型架向右移动,可使得夹板将毛竹夹紧固定,且n型架与n型板接触,可使得锯片向下移动与毛竹接触将其切断,如此,切割的毛竹长度一致,无需人用尺子将长度量好后在拿刀具切断,操作方便,省力,避免了手被割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锯断机,尤其涉及一种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
背景技术
毛竹是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花丝长4厘米,柱头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顶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4月笋期,5-8月开花,毛竹被砍下来后,都可以用来制作一次性框子等其他东西。
目前,大多数都是通过人手动将毛竹切断,首先用尺子将毛竹的长度都量好,使切断的毛竹长度一致,再用刀具将毛竹切断,如此操作比较麻烦,还费力,并且切断毛竹的过程中,需要手将毛竹按住,手容易被刀具割伤,导致人们后续无需进行工作。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毛竹切断,操作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人手按住毛竹进行切断,避免了手被割伤的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用尺子量好毛竹需求切割的长度,手再拿刀具将毛竹切断,操作麻烦,还费力,且手容易被刀具割伤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毛竹切断,操作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人手按住毛竹进行切断,避免了手被割伤的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毛竹加工用可调式锯断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边缘位置固接有竖板,且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固接有固定板;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接于所述底座一侧中部;u型板,所述u型板固接于靠近所述放置板的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放置板位于所述u型板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远离所述固定板的所述竖板一侧与远离所述放置板的所述底座一侧边缘位置之间;万向节,所述万向节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u型板上,其与所述放置板配合,用于将毛竹夹紧固定;切割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其还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万向节端部连接,用于将毛竹切断。
作为优选,夹紧机构包括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u型板两侧;导套,所述导套固接于靠近所述放置板的所述滑板两端;导杆,所述导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每侧两个所述导套之间;滑套,所述滑套固接于所述导杆两端;接触杆,所述接触杆滑动式的穿接于所述滑套内;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固接于靠近所述放置板的每侧两根所述接触杆端部之间,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间隔固接有夹板;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装于所述接触杆上,其一端与靠近所述u型板的所述接触杆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远离所述活动板的所述滑套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装于所述导杆上,其一端与朝向所述竖板的其中一个所述导套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套外一侧固定连接;梯形块,所述梯形块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所述滑板的所述u型板内两侧,其与所述接触杆配合;n型架,所述n型架固接于远离所述底座的两块所述滑板一侧之间,其与所述切割机构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雄竹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雄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