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PGW融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794.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羊光;刘庆权;何伟就;郭晖;钟策;何亮;刘伟健;温剑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欧秋望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大良街道办事处云路社区居民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pgw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OPGW融冰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裕度确定模块和电流确定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环境条件;裕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所监测的环境条件确定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所监测的环境条件以及裕度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确定融冰电流。本发明可以合理地确定OPGW融冰电流,让OPGW上的覆冰更加高效地、可靠地融化掉,不仅避免了覆冰对OPGW及与其连接的相关电力设施造成破坏,还减少了在对OPGW施加融冰电流而进行融冰时对OPGW的使用寿命折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融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OPGW融冰系统。
背景技术
架空高压输电线的地线主要功能是防雷,如果把光纤放置在架空高压输电线的地线中,用以构成输电线路上的光纤通信网,则可以使得地线兼具防雷和通信双重功能,这种架空地线和光缆复合为一体的结构形式称为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Ground Wire,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在正常工作下是不承载电流的,相对于架空高压输电线中其它承载电流的导线而言,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OPGW的覆冰厚度会更大。再者,相对于架空高压输电线中的其它导线而言,OPGW的机械长度通常是较低的。当OPGW上的覆冰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OPGW及与其相连接的相关电力设施容易发生破坏,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直流融冰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架空高压输电线的融冰方法,通过对OPGW施加直流电压并在输电线路末端进行短路,使OPGW发热而进行融冰。但是融冰电流的确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过低的融冰电流不能及时地将覆冰融化,过高的电流会使得光纤涂覆层加速老化,因此需要合理地确定OPGW融冰电流,以进行更高效、更可靠的OPGW融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OPGW融冰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合理确定OPGW融冰电流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OPGW融冰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裕度确定模块和电流确定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环境条件;裕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所监测的环境条件确定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所监测的环境条件以及裕度确定模块所确定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确定融冰电流。
通过裕度确定模块,根据环境监测模块所监测到的环境条件确定电流确定模块在确定OPGW融冰电流大小时所需施加的裕度,可以使得融冰电流大小的裕度设计更加贴合当前的环境条件,并且更加灵活地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变化,从而最终确定更加合理的融冰电流。
进一步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用于监测覆冰厚度b的覆冰厚度监测器和/或用于监测风速v的风速传感器和/或用于监测环境温度T1、导线温度T2的温度传感器;裕度确定模块包括冰厚裕度确定单元和/或风速裕度确定单元和/或温度裕度确定单元;冰厚裕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覆冰厚度b,确定覆冰厚度对应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风速裕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风速v,确定风速对应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温度裕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环境温度T1和导线温度T2,确定温度对应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电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覆冰厚度b、风速v、环境温度T1和导线温度T2,以及覆冰厚度和/或风速和/或温度对应的融冰电流裕度计算措施,确定融冰电流。
通过冰厚裕度确定单元、风速裕度确定单元、温度裕度确定单元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前所监测到的覆冰厚度b、风速v、环境温度T1、导线温度T2分别确定融冰电流裕度,使得融冰电流裕度的确定更加合理化、精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