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7966.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勇;邓琳莉;查吉利;万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启宏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30 | 分类号: | F16L53/30;F16L59/14;F16L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3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输液管,该输液管由进液侧缠绕加热管、进液侧测温热电偶、进液侧保温层、输液管盖保温层、输液管盖、出液侧缠绕加热管、出液侧测温热电偶、弯嘴进气口、弯嘴保温层、弯嘴外壳、弯嘴内管、弯嘴出液口、输液管进液口、输液管内管、输液管进液侧外管、输液管外管、中部保温加热模块、中段测温热电偶、中段加热模块加热装置、出液侧保温层、输液管出液口和连接抱箍等组成。该装置用于液体,特别是金属液体的保温输送。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高温金属液体传输过程中熔体温度容易下降及易产生氧化结渣缺陷,采用多种混合加热方式及分体结构,方便对输液管进行现场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传输液体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输液管,该输液管主要运用于液体保温传输等领域,特别是金属液的保温向上提升传输,为铸造生产提供高品质金属熔体。
背景技术
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向铸造型腔中注入温度参数稳定、内部品质合格的金属熔体。
目前,较为传统金属熔体提升传输管道,一中常用方法是采用耐热钢管外缠绕加热管,并在加热管外添加保温层,并在保温层外加金属外壳,使用时通过对加热管进行通电,将输液管道控制在合适温度,再进行高温金属液的传输,这种方式的输液管,存在的问题是,当现场出问题后,要对整个管道进行拆卸,先要拆外管,再拆保温层,最后拆加热管,排除故障后,又要进行上述工序的还原,导致生产现场维护时间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大大影响生产现场工作效率,十分不便。另一种常用方法是,采用输液管内管与外管分离的方式,内管安装于U型外管中,外管内设置加热保温装置,这种方式解决了前一种方式现场不便于维护的缺陷,但在输液管不规则部分,拐弯、斜角或空间受限处,U型外管无法制作,导致这些不规则处的加热,往往无法设置实现,只能添加保温层,导致该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冷却而使得传输金属液凝固而无法传输。另外,输液管出水端目前市售的弯嘴一般均为纯金属结构,容易导致所传输金属熔体的急剧降温,导致金属熔体凝固堵塞管道,或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两种市售金属液体输送装置的不足,开发一种保温效果好和现场清理维护方便金属熔体向上输送装置。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为防止熔体传输过程中温度的下降,在传输管外部均设置加热保温装置,对传输管进行加热及控温,防止熔体热量的散失。
另外,为使得输液管在生产现场便于维护,本发明设计的输液管为两端不规则处采用缠绕加热管加热、中间为U型加热装置带盖的结构,整根输液管与盖子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结构,输液管内管和外管为分体结构,内管便于快速拆卸更换,生产工人可短时间内实现现场维护,防止故障长时间影响生产,降低维护工人劳动强度。
另外,为降低输液管出口——浇嘴处的温度散失过快,在浇嘴外部设置保温层,降低浇嘴对输送液体的降温效果。
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启宏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启宏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式多孔橡胶颗粒路面板及其预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