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6608.1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顺;叶金星;李大伟;徐春涛;张凌怡;张维冰;孙伟振;孟鑫;程瑞华;江涛;何义;马跃跃;施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46 | 分类号: | C01F11/46;C01D3/04;C02F9/1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钠 氯化钠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蒸发浓缩至含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40%的废水;(2)将蒸发浓缩后的废水与氯化钡水溶液分别泵入管道反应器中,在20~100℃反应0.1~20s,待过滤后,得到硫酸钡和滤液;再将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氯化钠。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得高品质的纳米硫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钡的收率95%以上,工艺路线简单,流程短,易操作,可以废物利用,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A5((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生产过程中每天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的组成如下表所示,其中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达7.6%和4%,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造成浪费且不环保。而一般处理方式是选择将水全部浓缩后,得到钠盐结晶作为固废处理,其余水相循环回用。按照这种处理方式得到的钠盐为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盐,可利用率非常低,处理费用高。一般来说,普通的装置如果实现废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与氯化钡混合反应,但是由于普通的反应装置停留的物料多,且各物料之间混合不充分,无法准确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使得局部过热或反应时间延长导致大量副产物的产生,收率和纯度低等。
表1废水的组成
目前市场上对含硫酸钠和氯化钠废水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1: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特性,将废水蒸发至一定浓度后,冷却结晶,先过滤得到硫酸钠盐,此时氯化钠几乎不析出,再次蒸发结晶,过滤后得到氯化钠。该方法获得的硫酸钠和氯化钠品质不高,氯化钠和硫酸钠互杂,若要保证品质会导致收率降低。2:采用超滤膜除出少量的有机物后,在通过纳滤膜分离硫酸钠和氯化钠。虽然该方法可获得品质非常高的钠盐,但分离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水,引入水后需蒸发浓缩,能耗非常高。
此外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方法也有相关报道,比如中国专利CN108793199报道了一种制备氯酸钾废水中回收氯化钠的方法,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备氯酸钠和氯酸钾,但是该方法在电解过程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重铬酸钠,使得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氯化物与铬金属,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废水中的氯化物的含量。除此之外,处理时间长等缺点使得以上方法不能实现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2)将含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废水蒸发浓缩至含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40%的废水;
(2)将蒸发浓缩后的废水与氯化钡水溶液分别泵入管道反应器中,在20~100℃反应0.1~20s,待过滤后,得到硫酸钡和滤液;再将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氯化钠。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在步骤(2)中,将蒸发浓缩后的废水与氯化钡水溶液以SO42-和Ba2+的摩尔比为1.01~1.1:1,分别泵入管道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在一种更优选方案中,在步骤(2)中,泵入管道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时,蒸发浓缩后的废水与氯化钡水溶液中SO42-和Ba2+的摩尔比为1.01~1.05:1,例如,SO42-和Ba2+的摩尔比为1.01:1、1.02:1、1.03:1、1.04:1或1.05:1。
在一种方案中,在步骤(1)中,预先制备的氯化钡水溶液的浓度0.5~2.5mol/L;优选为1.0~1.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