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4996.X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力;付卫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善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合约 供应 访问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用于区块链溯源场景中的访问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RBAC模型,包括系统合约SC、角色合约RC和数据合约DC,所述的RBAC模型中包括相互关联的四类主体和操作集合OP,所述的四类主体分别为用户主体u、角色主体r、许可主体p和实体主体ob,所述的系统合约SC用于管理用户主体u,所述的角色合约RC用于管理角色主体r及其所有的多个许可主体p,所述的数据合约DC用于管理实体主体ob,所述的系统合约SC的部署交易作为RBAC模型的入口首先上链,所述的角色合约RC和数据合约DC设置多个,分别由系统合约SC调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合约SC中存储各用户主体u、权限索引表和实体索引表,所述的角色合约RC中存储各角色主体r及其所有的多个许可主体p,所述的数据合约DC中存储各实体主体ob和各实体所有者用户主体u的所有权;
所述的系统合约SC用于管理用户主体u的用户角色,所述的权限索引表用于对角色合约RC中角色主体r的角色权限进行索引,所述的实体索引表用于对数据合约DC中的实体主体ob和用户主体u的所有权进行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集合OP包括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所述的用户主体u为系统中操作的发起者,所述的实体主体ob包括溯源过程中的每个最小环节,所述的许可主体p为包含操作对象和操作内容的权限向量,所述的角色主体r为一组许可主体p的集合,包括一类用户主体u的所有权限,所述的操作内容包括读取或写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中所有的实体主体ob构成实体集合OB,系统中所有的许可主体p构成许可集合P,系统中所有的角色主体r构成角色集合R,系统中所有的用户主体u构成用户集合U。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体主体ob的表达式为:
ob=<obID,obAddress,obName>
其中,obID为实体ID,obAddress为实体合约地址,obName为实体名称;
所述的许可主体p表示系统中可执行的一种操作序列,表达式为:
p=<pID,pObject,pOperation>
其中,pID为许可ID,pObject为操作对象,pOperation为操作内容;
所述的角色主体r的表达式为:
其中,rID为角色ID,rAddress为角色合约地址,rName为角色名称,为角色权限,所述的角色权限包括角色主体r对应的第i组许可主体p的集合,li为第i组许可主体p的个数;
所述的用户主体u的表达式为:
u=<uID,uAddress,uName,uRole>
其中,uID为用户ID,uAddress为用户账户地址,uName为用户姓名,uRole为用户角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公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访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该系统进行区块链溯源场景的访问控制时,执行的操作包括赋权操作和验权操作;
所述的赋权操作包括向用户主体u授予角色主体r和向角色主体r授予许可主体p;
所述的验权操作包括用户主体u验证读取操作或写入操作的权限并尝试访问实体主体ob、查询用户主体u的用户角色、查询角色主体r的角色权限、查询许可主体p允许的操作对象和查询许可主体p允许的操作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善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善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9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