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高温流体的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1212.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顺忠;欧敏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38;F16K27/02;F16K27/10;F16K31/122;F16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高温 流体 截止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高温流体的截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设有高温流体进口、高温流体腔和冷却液腔,阀芯设有活塞结构和第一冷却液通道,冷却液腔和高温流体腔之间设有过渡结构,阀芯与过渡结构活动配合;活塞结构活动配合在冷却液腔中,将冷却液腔分成冷却上腔和冷却下腔,冷却液通道的液体出口位于冷却上腔中,液体进口位于活塞结构的下方;当阀芯封堵高温流体进口时,所述液体进口位于冷却下腔的下方且被所述过渡结构封堵,冷却下腔中的高压冷却液能够驱动阀芯上升,打开截止阀;上升的阀芯能够使液体进口与冷却下腔连通,对截止阀进行冷却。本发明截止阀的通断与冷却液的流通的同步性,能够有效地降低截止阀的运行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截止阀。
背景技术
高温流体的管路系统中的截止阀,当截止阀的使用温度超过450℃时,截止阀容易出现蠕动和断裂。当使用的最高工作温度超过730℃时,即使高温材料制作而成的截止阀也不再适用。申请公布号CN 102518869 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接嘴和流体出口接嘴,以及冷却液入口接嘴和冷却液出口接嘴;高温流体经流体入口接嘴进入阀体,再经流体出口接嘴流出,阀芯能够关闭高温流体的流通道;冷却液经冷却液入口接嘴进入阀体,再流经阀芯,经冷却液出口接嘴流出截止阀;所述阀芯由气压驱动,用于驱动阀芯动作的气压通道独立于高温流体通道和冷却液通道。上述截止阀在阀体与阀芯中设置了一条冷却液体的回路,可以同时对阀体、阀芯以及两者的密封面进行冷却,加强截止阀的冷却效果,使截止阀适用于高温工作情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使截止阀的冷却液兼有驱动阀芯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高温流体的截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设有高温流体进口、高温流体腔和冷却液腔,阀芯设有活塞结构和第一冷却液通道,冷却液腔和高温流体腔之间设有过渡结构,阀芯与过渡结构活动配合;活塞结构活动配合在冷却液腔中,将冷却液腔分成冷却上腔和冷却下腔,第一冷却液通道的液体出口位于冷却上腔中,第一冷却液通道的液体进口位于活塞结构的下方;当阀芯封堵高温流体进口时,所述液体进口位于冷却下腔的下方且被所述过渡结构封堵;阀芯的上升,能够使液体进口与冷却下腔连通。
初始,阀芯封堵高温流体进口,液体进口位于冷却下腔的下方且被所述过渡结构封堵,此时,无高温流体经过截止阀,截止阀可以无需冷却液冷却。需要使截止阀流通高温流体时,向冷却下腔中注入高压冷却液,冷却液作用于活塞结构,活塞结构上升,带动整个阀芯上升,过渡结构不再封堵液体进口,液体进口进入冷却下腔,同时,阀芯打开高温流体进口,使高温流体能够流经截止阀。由于液体进口与冷却下腔连通,因此,冷却液经液体进口进入第一冷却液通道,再经液体出口注入冷却上腔,之后,流出截止阀,如此,冷却液对阀体和阀芯进行冷却。需要关闭截止阀时,将高压冷却液注入冷却上腔,驱动活塞结构下行,过渡结构封堵液体进口,同时,阀芯封堵高温流体进口。
本发明所述的截止阀,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无需另设气压驱动,利用冷却液驱动阀芯动作,冷却液兼有冷却和驱动功能,使整个截止阀的控制简单化,结构也简单化,能耗也得到节约;第二,在截止阀需要流通高温流体时,需要冷却液冷却时,冷却液才打开截止阀,之后,冷却液对截止阀持续冷却;在不需要截止阀流通高温流体时,冷却液关闭截止阀,同时,冷却液不在截止阀中流通,这种截止阀的通断与冷却液的流通的同步性,能够有效地降低截止阀的运行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适于高温流体的截止阀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