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9386.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浩;李莉娜;王军霞;支康波;牛磊;王世光;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智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2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莫干山路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二噁英 采样 中液相 物质 抽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包括采样气管、切断阀、加热器、冷凝器、控制器、抽样装置、XAD‑2采样筒,所述的采样气管一端设有采样探头,所述的采样气管另一端连接冷凝器输入口端,本发明通过设置抽样装置,系统采样时冷凝水定期经过蠕动泵排出并计量体积,排水量与剩余量之和作为液相总量,作业完成后统计容量瓶内剩余的冷凝水量作为抽样量,程序自动计算抽样比,抽样检测结果与抽样比计算后得出整体采样作业的液相检测值,既保证连续采样的长时性,又能比较准确检测出液相中二噁英物质,极大的提高了采样工作后液相样品送样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采样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二噁英长期采样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噁英采样过程中经过冷凝后会液相含二噁英类物质的冷凝水不断析出,传统方式为玻璃容量瓶留存,由于瓶体积有限,此方法只能适用于短期作业,行业内还有些自动采样设备为了能长期作业,直接将冷凝水排放掉,由于缺乏液相二噁英样品,导致检测结果负偏差严重,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能够保证连续采样的长时性,又能比较准确检测出液相中二噁英物质,极大的提高了采样工作后液相样品送样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包括采样气管、切断阀、加热器、冷凝器、控制器、抽样装置、XAD-2采样筒,所述的采样气管一端设有采样探头,所述的采样气管另一端连接冷凝器输入口端,所述的采样气管上靠近加热器端设有用于加热的加热器,所述的采样气管与加热器之间设有切断阀,所述的冷凝器的液相输出口下端设有可以与其配合的抽样装置,所述的冷凝器旁设有可以与其配合的XAD-2采样筒,所述的XAD-2采样筒输入端与冷凝器的上端气态输出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的加热器旁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切断阀、加热器、冷凝器、抽样装置控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抽样装置包括冷凝水过渡中转盛放器、抽样装置蠕动泵、计量装置,所述的冷凝水过渡中转盛放器设于冷凝器下端,所述的冷凝水过渡中转盛放器输入端与冷凝器液相输出口连通,所述的冷凝水过渡中转盛放器下端输出口处设有抽样装置蠕动泵,所述的抽样装置蠕动泵输出端设有计量装置,所述的控制器与抽样装置蠕动泵控制连接,所述的计量装置与控制器数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凝水过渡中转盛放器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数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切断阀与采样气管之间设有反吹阀,所述的控制器与反吹阀控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采样气管下端设有负压探头和正压探头,所述的负压探头和正压探头均与控制器数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负压探头、正压探头与采样气管之间设有温度探头,所述的温度探头与温度探头数据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器加热温度为120℃。
本发明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抽样装置,系统采样时冷凝水定期经过蠕动泵排出并计量体积,排水量与剩余量之和作为液相总量,作业完成后统计容量瓶内剩余的冷凝水量作为抽样量,程序自动计算抽样比,抽样检测结果与抽样比计算后得出整体采样作业的液相检测值,既保证连续采样的长时性,又能比较准确检测出液相中二噁英物质,极大的提高了采样工作后液相样品送样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长期二噁英采样中液相物质抽样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智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智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