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8965.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第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7/00;E05B17/08;E05B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吴昌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二维码 智能 门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包括前锁盖和后锁盖,所述前锁盖的背面可拆卸连接有后锁盖,前锁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机构,前锁盖的正面设置有按键输入模块、扫码器和指纹采集器,前锁盖的上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防护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可以罩住整个前锁盖,对前锁盖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防护机构内部可以发射紫外线光,可以有效灭杀整个前锁盖上附着的细菌,在合页的作用下防护机构可以旋转,可以盖住前锁盖或不再盖住前锁盖,能够对前锁盖保护也方便人们使用,而驱动机构工作时可以控制防护机构打开或关闭,不需要人们手动操作,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门锁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人们的财产受到损失,而随着门锁的日益发展,市面上逐渐出现智能门锁,智能门锁多种多样,可以指纹识别、密码控制或者虹膜识别。
根据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专利号:CN201821120988.5),该专利中记载了“当有细菌接触紫外光握把时,紫外光握把内部较低汞蒸汽压被激化而发出紫外光,然后通过紫外光有效破坏附着在把手表面的病菌的DNA,由此阻断它们的繁殖,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者接触到细菌,增加智能二维码智能门锁的功能性”,1、但是该方案智能对门把手进行灭菌处理,无法对整个门锁进行保护灭菌,因此在非常时期人们使用门把手时还是容易沾上细菌,2、同时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门锁进行有效防污,在长时间使用时门锁上会沾上大量灰尘,这样会影响门锁的使用,比如虹膜识别可能认证失败等情况,3、且门锁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润滑油脂会出现干涸的状态,因此需要人们手动加油,现有的加油方式还是向锁孔内注油,添加方式较为麻烦,且一次加油只能润滑一次,当润滑油再次干涸后还需要手动添加,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一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无法对整个门锁进行灭菌,无法让门锁防污导致影响使用,且加油方式非常麻烦,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维码智能门锁,包括前锁盖和后锁盖,所述前锁盖的背面可拆卸连接有后锁盖,前锁盖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机构,前锁盖的正面设置有按键输入模块、扫码器和指纹采集器,前锁盖的上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背面与驱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前锁盖内;
所述前锁盖的背面通过导油管与后锁盖的正面连通,所述后锁盖内部设置有注油机构,后锁盖背面对应注油机构的位置设置有挡片,挡片铰接在后锁盖的背面,后锁盖内部设置有主板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前锁盖左侧面的壳体,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内螺纹连接有拧盖,拧盖的下表面和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均卡接有轴承,轴承内套设有转轴,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压板,两个压板之间夹持有收卷辊,收卷辊的外表面缠绕有防护膜,防护膜位于壳体正面开设的出料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置有按压块,按压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切刀,壳体内壁右侧面对应切刀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板右侧面的上下两侧均通过第一弹簧与壳体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铰接在前锁盖上表面的防护盖,防护盖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防护盖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背面的固定绳,固定绳的另一端贯穿前锁盖的上表面延伸至前锁盖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块,所述第二电磁铁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前锁盖背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第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第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