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7064.7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吕金辉;栗征;张月超;丁旭;李支彬;赵兴刚;朱强;赵欢欢;李策;向才邑;张申鉴;柳丽红;刘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19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桩桩 水平 位移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适用于基坑开挖阶段对基坑周围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变化的监测。监测方法步骤为,1、布设平面控制点、安装小棱镜、解算平面坐标,建监测点、安装小棱镜,选取基坑监测工作基点、架全站仪,2、采用多测回方式测量、计算每个监测点位的初始平面坐标,3、按照间隔一定时间对各监测点位重复测量,计算其水平位移变化值;4、对监测点位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统计分析。技术效果是,可方便快速的测定基坑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便于分析基坑支护变形快慢,利于评估基坑安全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变形监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过程中为防止周围土体坍塌,一般在基坑周围连续打入支护桩并浇筑混凝土支撑,深基坑还会在基坑外围构筑一道或几道止水帷幕,防止基坑漏水。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对周围支护结构进行监测,掌握结构累计变化量及变形速度,用以评估基坑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是否合理,保障基坑安全。基坑监测是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采用监测工具有全站仪、控制点小棱镜、监测点小棱镜,其特征在于:监测步骤为,
㈠、建立基坑监测工作基点、平面控制点、监测点,数个平面控制点选取在基坑外围稳定建筑物或者基础稳定区域,数个基坑监测工作基点选取在基坑内,分别采用混凝土基础和混凝土立柱构成,高度1.5米、倒T型的基点工作平台和控制点工作平台,基点固定螺栓固定于基点中底座中心,基点中底座预埋在基点工作平台顶部中心处,控制点固定螺栓固定于控制点中底座中心,控制点中底座预埋在控制点工作平台顶部中心处,使基坑监测工作基与尽可能多的平面控制点通视,所述的监测点是在基坑周边支护结构施工完工后,将膨胀螺栓,按照基坑等级,间隔选5m、10m、20m,采用电锤打孔方式固定在基坑混凝土支护结构顶部,U型防护盖盖于膨胀螺栓上并插入支护结构顶部混凝土槽内;
㈡、在基坑监测工作基点的基点固定螺栓上固定全站仪,用全站仪,在各控制点的固定螺栓上固定小棱镜,观测至少三个平面控制点的控制点小棱镜,测定其角度和距离,利用后方交会的方法计算出该基坑监测工作基点的平面坐标,即是仪器设站坐标,通过全站仪测量剩余平面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并与其已知平面坐标进行比较,评价仪器设站精度,误差在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允许范围内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㈢、初始坐标值采集,基坑开挖之前,在各个监测点取下U型防护盖,在膨胀螺栓上安装已知改正常数的监测点小棱镜(6),在基坑监测工作基点利用全站仪观测各个监测点小棱镜,采用多次测回方式测量,测次数大于2,计算测值平均值作为每个监测点的初始平面坐标值(X初,Y初);
㈣、正常监测,基坑开挖后,按照基坑监测方案频率要求的1次/天、1次/3天、1次/周不同监测频率定期采集各个监测点的坐标值(Xn,Yn),n表示第n次观测数据(n=1,2,3……);
㈤、水平位移变化分析,根据公知公式
dx=Xn-X初
dy=yn-Y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天津市地质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熔标线增白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压级联式储能装置的主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