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体高边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6080.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金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葛玉军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加固 破碎 岩体高边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体高边坡的方法,涉及破碎岩体高边坡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边坡进行测量和检测,将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得到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并结合边坡失稳复核计算将破碎边坡岩体进行分层;根据边坡稳定计算结果,制定边坡支护方案,布置预应力锚索,并在锚索连接头外设置贴坡混凝土;根据边坡支护方案进行施工,使用跟管成孔钻进完成预应力锚索的定位孔的施工,将锚索置于孔洞内,采用水泥泥浆注浆,在外贴设的混凝土。通过对边坡组成进行测量分析得到具体参数,通过软件分析得出具体的力学指标参数,再通过分析结构设计边坡支护方案,通过预应力锚索以及贴坡混凝土对边坡进行加固,进一步稳定边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碎岩体高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体高边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破碎的高边坡支护一直是高边坡施工中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受到地质构造破坏的岩体,解决起来更为棘手。
受降雨等影响某水电站溢洪道边坡出现滑坡破坏,边坡高度为30m~70m。局部坡高150m。该段覆盖层厚一般为2m~5m,出露地层为K1m1,岩性为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强风化岩体下限垂直埋深约10m,卸荷深度约30m,多属Ⅲb、Ⅳ类岩体。该段发育了2条Ⅲ级结构面,F8产状N25°E,NW∠85°宽度50cm~80cm,由碎裂岩、片状岩夹泥组成;F14产状为N32°W,NE∠54°~64°宽度1cm~20cm(局部50cm),由碎裂岩组成,结构面与坡面大角度相交。发育的Ⅳ级以下结构面按产状主要发育有以下3组,①顺层:产状N20°~40°W,NE∠49°~65°,部分为Ⅳ级结构面(gm),宽度1cm~5cm,部分大于10cm,由片状岩夹泥组成;②顺坡缷荷裂隙,产状N25°~45°E,NW∠38°~48°,延伸长度一般10m~20m,部分张开1mm~10mm,夹泥及岩屑;③顺坡向,产状N30°~55°E,NW∠54°~70°,多为挤压面(gm),宽度1cm~10cm,局部20cm,由泥夹碎裂岩组成。第①组顺层结构面构成横向切割面,第③组顺坡陡倾结构面构成后缘切割面,沿顺坡卸荷裂隙易产生平面楔型滑动。在施工过程中,边坡马道附近多次出现类似的组合失稳、塌滑现象,其中在高程583m~663m段沿层间挤压面及一条挤压面(产状:N35°~55°E,NW∠54°~64°)产生的组合下发生了滑动失稳。该边坡已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对下方溢洪道及水电站泄洪安全构成威胁。
亟需找到一种简单快捷的治理方法对边坡进行加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体高边坡的方法,解决现有水电站边坡因失稳滑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岩体高边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边坡进行测量和检测,将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得到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并结合边坡失稳复核计算将破碎边坡岩体进行分层;
S2:根据边坡稳定计算结果,制定边坡支护方案,布置预应力锚索,并在锚索连接头外设置贴坡混凝土;
S3:根据边坡支护方案进行施工,使用跟管成孔钻进完成预应力锚索的定位孔的施工,将锚索置于孔洞内,锚索倾角为45°,采用水泥泥浆注浆,并在外贴设40cm厚的混凝土,并在边坡面设置5X5m泄水孔,泄水孔深度穿越滑动面且整体向下倾斜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金,未经卢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扇热管组件性能多功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物流仓的智能物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