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器及多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5815.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9/52 | 分类号: | H03H9/52;H03H9/54;H03H9/7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多工器 | ||
提供一种滤波器及多工器,通带外的衰减量优异。滤波器具备:梯型滤波器,包括并联臂谐振器(15)及并联臂谐振器(16);谐振器组(17、18),与梯型滤波器串联连接;接地端子(B1),与并联臂谐振器(15)连接;与接地端子(B1)独立地设置的与并联臂谐振器(16)连接的接地端子(B2)及与谐振器组(17、18)连接的接地端子(B3);信号路径(R3),与连结并联臂谐振器(16)与接地端子(B2)的信号路径(R1)上的节点(N1)和连结谐振器组(17、18)与接地端子(B3)的信号路径(R2)上的节点(N2)连接;及电感器,连接在信号路径(R1)上的节点(N1)与接地端子(B2)之间或者信号路径(R2)上的节点(N2)与接地端子(B3)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及多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带通型滤波器,该带通型滤波器设置在压电基板上,包括第一并联臂谐振器和第二并联臂谐振器的梯型滤波器与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串联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滤波器具有与第一并联臂谐振器连接的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并联臂谐振器连接的第二接地端子、以及与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连接的第三接地端子。
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在压电基板上未相互连接,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三接地端子在压电基板上相互连接。换言之,在压电基板上,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独立,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三接地端子共同化。
根据专利文献1的滤波器,通过使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独立,降低了寄生电感的影响,因此,能够使通带的低频带端的衰减特性变得急剧。另外,通过将第二接地端子与第三接地端子共同化,从而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的接地电位稳定化,因此,能够增大通带外的衰减量(例如与其他滤波器一起构成多工器的情况下的隔离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5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滤波器中,有时通带外的衰减量不充分。
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型滤波器与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串联连接且通带外的衰减量优异的带通型滤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滤波器具备:梯型滤波器,其包括第一并联臂谐振器及第二并联臂谐振器;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其与所述梯型滤波器串联连接;第一接地端子,其与所述第一并联臂谐振器连接;与所述第二并联臂谐振器连接的第二接地端子及与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连接的第三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及所述第三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独立地设置;第三信号路径,其与第一信号路径上的第一节点和第二信号路径上的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路径连结所述第二并联臂谐振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信号路径连结所述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与第三接地端子;以及电感器,其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路径上的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或者连接在所述第二信号路径上的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三接地端子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多工器具备一端彼此相互连接的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是上述的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的通带的中心频率比所述第二滤波器的通带的中心频率高。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滤波器,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及第三接地端子独立地设置,因此,与以往的滤波器同样地能够使通带的低频带端的衰减特性变得急剧。
另外,第二并联臂谐振器与纵耦合谐振器型滤波器在接地侧经由电感器而相互连接。这里,电感器是连结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信号路径所具有的电感成分的等效表现,也可以小到实质上能够忽略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