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3590.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烨飞;李聪;李博;高义民;郑巧玲;李月辉;赵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22F3/11;C23C14/18;C23C14/32;B22D23/04;C22C3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陶瓷 颗粒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对ZTAP陶瓷颗粒进行预热处理,然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得到镀镍铬合金的ZTAP陶瓷颗粒;将镀镍铬合金的ZTAP陶瓷颗粒与微米级的NiCrAlY合金粉末以及酒精进行混合搅拌,经定型和烘干处理后制得具有蜂巢状结构的预制体;将预制体在1250~1450℃的高温下进行真空烧结处理,降温后浇铸高铬铸铁液态金属,经冷却后制得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ZTAP陶瓷表面金属化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和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水泥和电力等领域关键耐磨部件,目前,国产大型耐磨部件由于稳定性和抗磨性差,使用寿命短,成为影响物料磨粉应用领域出粉率的关键因素,因而国内大型耐磨部件仍主要采用国外进口产品。
陶瓷颗粒增强钢复合材料因引入增强相,表现出优异的抗磨性能,高铬铸铁基体提供了较好的韧性兼具高强度,陶瓷材料高硬度、高耐磨等优点,在服役工况下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碳化物陶瓷和氧化物陶瓷,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增强颗粒,其中碳化钨陶瓷可以与金属铁基体在界面形成Fe3W3C,确保了界面形成冶金结合,但是碳化钨陶瓷价格昂贵,制造成本高,界面处易因热应力产生裂纹;氧化铝陶瓷由于具有较高的硬度且与钢铁基体物理性能相匹配,但是氧化铝与铁基体不润湿,脆性大;ZTA陶瓷由于其中ZrO2陶瓷的自增韧效应可作为替代氧化铝陶瓷的理想增强相,但是ZTA陶瓷与金属基体铁界面仍以机械结合为主,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ZTAP陶瓷表面金属化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和耐磨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ZTAP陶瓷颗粒进行预热处理,然后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得镀镍铬合金的ZTAP陶瓷颗粒;
S2、将镀镍铬合金的ZTAP陶瓷颗粒,微米级的NiCrAlY合金粉末以及酒精进行混合搅拌,经定型和烘干处理后制得具有蜂巢状结构的陶瓷预制体;
S3、将陶瓷预制体在1250~1450℃的高温下进行真空烧结处理,降温后浇铸高铬铸铁液态金属,经冷却后制得改性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具体的,步骤S1中,ZTAP陶瓷颗粒的颗粒大小为3~5mm。
具体的,步骤S1中,预热处理前,先对ZTAP陶瓷颗粒进行表面微粗糙化,得到粗糙度为4~10μm的ZTAP陶瓷颗粒。
具体的,步骤S1中,预热处理的温度为300~400℃。
具体的,步骤S1中,采用真空多弧离子镀的方法在ZTAP陶瓷颗粒的表面镀覆镍铬合金,镀覆过程中连续旋转盛放ZTAP陶瓷颗粒的转盘。
具体的,步骤S2中,微米级的NiCrAlY合金粉末的颗粒大小为40~60μm,NiCrAlY合金粉末占镀镍铬合金ZTAP陶瓷颗粒质量的10%~30%,酒精占镀镍铬合金ZTAP陶瓷颗粒和NiCrAlY粉末总质量的5%~10%。
具体的,步骤S3中,真空高温烧结热处理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化蒸氨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金属丝加工助力与除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