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臭氧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468.9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明香;郑轶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朗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废气 分解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臭氧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包括垫块、箱体、接管、进气结构、顶板、透气片、盖板、出气筒、小风机、固定架、臭氧发生器、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控制开关和电源线,本发明通过优化设置了进气结构,以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同时带动横杆和纵杆进行动力输出,横杆通过半齿轮带动环形架在矩形框内侧上下往复移动,从而推杆带动密封板在腔体内上下移动,在进气阀座和出气阀座的作用下使废气间歇定量的排出进行处理,并且纵杆通过皮带使扇叶缓慢转动,带动臭氧流动加快反应,从而提高了对废气的净化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含臭氧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处理,主要是指运用不同工艺技术,通过回收或去除、减少排放尾气的有害成分,达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一种环保设备,让我们的环境不受到污染;安装有臭氧发生器的废气处理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能耗低、自控便捷,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级或多级串、并联使用,适用于浓度高和深度处理等多种不同场合,其包含的臭氧分子对降解含醛、烯烃、有机胺、苯系物等废气量在5000~80000m3/h的多种VOCs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废气处理率均可达到90%以上。
现有技术安装有臭氧发生器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通常利用风机持续将废气吸入与臭氧发生反应,在持续吸入废气的过程中,还未被臭氧净化处理的废气容易被新进的废气挤出外部环境,从而影响废气的净化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含臭氧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含臭氧的废气分解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垫块、箱体、接管、进气结构、顶板、透气片、盖板、出气筒、小风机、固定架、臭氧发生器、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控制开关和电源线,所述箱体底部与垫块相固定,所述箱体前部左下侧贯穿固定有接管,顶板四端通过螺栓与箱体相固定,所述顶板右侧内部嵌有透气片,所述箱体顶部右侧插入固定有盖板,所述箱体右侧中部贯穿固定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内部左侧安装固定有小风机,所述顶板底部右侧竖直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部底侧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箱体前部左上角,所述箱体后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进气结构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左侧,所述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均连接于箱体内部右侧,并且第一过滤架设置于第二过滤架左侧,所述进气结构包括框座、动力组件、传动组件、限位杆、吹气组件和间歇组件,所述框座固定于箱体内部左上侧,所述框座内部左侧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内部右侧与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限位杆安装于框座内部右侧,所述吹气组件左侧与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底部插入间歇组件内侧与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锥齿轮、横杆、从动锥齿轮和纵杆,所述驱动电机后侧通过螺栓与框座相固定,所述驱动电机右侧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右侧中部一体成型有横杆,所述主动锥齿轮右侧顶部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顶部中侧一体成型有纵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矩形框、半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环形架和推杆,所述矩形框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前后两侧分别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间歇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嵌于环形架内部前后两侧,所述环形架滑动配合于矩形框内壁前后两侧,并且环形架底部中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横杆右部插入矩形框内侧,并且横杆右端面与半齿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吹气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皮带、从动皮带轮、转杆和扇叶,所述主动皮带轮中部贯穿固定有纵杆,所述主动皮带轮外表面中部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中部贯穿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底部与扇叶相连接,并且转杆顶部与框座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间歇组件包括腔体、密封板、进气阀座和出气阀座,所述腔体底部与框座相固定,所述腔体内壁四端面与密封板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密封板顶部右侧与推杆相连接,所述进气阀座嵌于腔体前部底侧,并且进气阀座前部与接管相连通,所述腔体右部底侧嵌有出气阀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朗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朗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浓缩用蒸发装置
- 下一篇:热熔粘合衬布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