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通讯技术的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7744.0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驹;秦小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H04N7/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讯 技术 生态环境 移动 执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5G通讯技术的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包括后台支撑模块、执法客户端设备、执法记录仪设备、音视频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后台支撑模块与执法客户端设备连接,执法客户端设备为现场执法设备,它会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传送给后台支撑模块;后台支撑模块与音视频模块连接,音视频模块通过安全管理模块与执法记录仪设备连接,实现后台支撑模块与执法记录仪设备实时音视频通信;安全管理模块与执法客户端设备、执法记录仪设备通过5G网络连接。本发明通过5G通讯技术构建了高通讯性能、可视化即时沟通、全过程视频记录留痕、高可靠性、可伸缩的执法应用视频管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用于对污染源监管对象的执法检查及管理。
背景技术
生态环境移动执法,是指国家省市县三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使用执法设备、便携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对环境污染对象进行的执法检查。
对于环境污染对象的执法检查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立管理系统,还有不少地区的系统大多采用较为老旧的执法检查装备,在执法的效率和执法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执法的过程中无法全过程记录音视频、无法远程指挥调度执法人员、无法实时掌控现场状况、无法快速准确的做出重要的决策、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执法检查工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5G通讯技术的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实现高通讯性能、可视化即时沟通、全过程视频记录留痕、高可靠性、可伸缩的执法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5G通讯技术的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其包括后台支撑模块、执法客户端设备、执法记录仪设备、音视频模块和安全管理模块。后台支撑模块通过安全管理模块(为了对系统的数据传输安全性起到保护作用)与执法客户端设备连接,后台支撑模块将任务数据发送给执法客户端设备,执法客户端设备为现场执法设备,根据任务数据现场输入执法信息生成笔录文件,同时将现场采集的证据照片传送给后台支撑模块;后台支撑模块与音视频模块连接,音视频模块通过安全管理模块与执法记录仪设备连接,实现后台支撑模块与执法记录仪设备实时音视频通信;同时,执法记录仪设备录制音视频,并将录制的音视频上传至音视频模块;安全管理模块与执法客户端设备、执法记录仪设备通过5G网络连接。
为了现场打印,如笔录等文件的打印,执法客户端设备与打印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台支撑模块通过任务派发和查询接口与音视频模块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执法人员出勤开始即开启执法记录仪设备(如5G执法记录仪)进行执法全过程视频记录,执法人员使用执法客户端设备(如安装执法应用的5G平板设备)进行执法任务的现场检查工作,待检查完毕后生产现场检查笔录文件、现场通过便携打印机打印笔录文书、并交由检查企业负责人员签字确认,在执法过程中使用执法客户端设备现场拍摄证据资料文件并将证据资料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后台支撑模块。通过5G通讯技术构建的高通讯性能、可视化即时沟通、全过程视频记录留痕、高可靠性、可伸缩的执法应用视频管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2为执法客户端设备现场执法流程。
图3为执法记录仪设备工作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