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0603.6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姜胜强;万宏;曹国栋;童政钢;谭援强;吴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混凝土 实际 过程 流动 特性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具体包括底座、加压动力模块、倾斜振动模块、测量模块。通过移动电机的位置可以改变流动特性测量装置的倾斜角度,模拟倾斜条件下的泵送情况;并采用偏心轴安装在电机上,实现该测量装置的高频摆动,模拟振动条件下的泵送情况;通过变径管给予混凝土施加一定的压力,模拟压力条件下的泵送情况;并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力测量混凝土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压力等信息,采用计算机处理测量的速度和压力,生成压力速度关系图表,模拟实际泵送过程的混凝土流动特性参数。该方法能有效模拟实际泵送过程,并检测复杂条件下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动性能参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下,混凝土已经成为各类建筑的基本材料,普遍运用于国内外各种工程建设中。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性能参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混凝土的输送主要靠人工,目前混凝土最普遍的输送方式是采用泵送机械泵送,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现场预定位置,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人力成本。在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在泵送管中的流动性能对泵送作业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混凝土的粘度系数是最重要的流动性能参数。具有适当粘度系数的混凝土可以提高泵送效率,减少泵送所需的能源消耗,降低泵送机械的损耗。真实泵送过程中,由于工作情况的复杂性,泵送管中的混凝土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泵送管会有一定的振动,泵送管常与竖直面成一定倾角。当下市场上检测混凝土流动性能时没有考虑到泵送现场的复杂性,即没有考虑到压力、振动、倾斜的情况下混凝土流动特性的变化。
与市场上现有的流变仪相比,本发明是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能模拟出实际复杂工况下泵送混凝土的状态,能检测一定压力、振动、倾斜的情况下的混凝土流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1)、加压动力模块、倾斜振动模块、测量模块;
加压动力模块包括液压缸(2)、支柱(3)、环形底板(4)、液压缸活塞杆(5)、加压底板(6)、变径管(7),液压缸(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底座(1)上,支柱(3)为3个,均匀分布并固接在液压缸(2)的另一端,用来连接液压缸(2)和环形底板(4),液压缸活塞杆(5)为液压缸(2)的执行杆,加压底板(6)与液压缸活塞杆(5)固连,变径管(7)通过螺栓固接在环形底板(4)上;
倾斜振动模块包括连杆(8)、偏心轴(9)、电机(10);连杆(8)一端通过销与液压缸(2)缸体铰接座相连,另一端通过偏心轴(9)连接于电机(10)的输出轴上,电机(10)底部通过螺栓固接于底座上的导轨中;
测量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11)、激光位移传感器(12)、数据采集设备(13)、计算机(14),所述压力传感器(11)安装在加压底板(6)上表面,测量变径管内部混凝土压力,激光位移传感器(12)安装在环形底板(4)内环壁面上,测量活塞杆相对于变径管的位移变化,间接获得混凝土相对于变径管的速度,计算机(14)对于数据采集设备(13)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测量结果。
上述的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新拌混凝土装载在变径管内液压缸的加压底板上,在加压动力模块与倾斜振动模块作用下,混凝土处于一定倾斜、振动、压力的复合作用下,模拟实际泵送工况;工作过程中,液压缸的液压缸活塞杆推动混凝土向上运动,与变径管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间接获得混凝土相对于变径管的相对运动速度,通过压力传感器同时测量混凝土的压力,采用计算机处理测量的速度和压力,以生成说明压力速度关系的图表,得到模拟实际泵送过程的混凝土流动特性参数。
上述的一种模拟混凝土实际泵送过程的流动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液压缸压力大小可以控制液压缸活塞杆行进速度,速度范围为0-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防水橡胶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多腔室输液袋用五层共挤输液用膜